人民网刊发湖北省“共同缔造”现场评论系列咸宁篇:让深植内心的文明成为爱美向好的动力

原标题:让深植内心的文明成为爱美向好的动力——湖北省“共同缔造”现场评论系列咸宁篇➁(作者 陈大为)

共同缔造,要先让文明深植内心。有了爱美向好的动力,才能凝聚改天换地的伟力。湖北省委发出“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号召后,乡村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村民得到了什么样的实惠?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笔者走访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八组雷家庄,组长熊荣华说:“原来的八组,房前屋后杂草丛生,猪牛鸡到处跑。我当组长后,号召村民先把卫生搞干净。我觉得,别人看一个人蛮讲究,就愿意和你接近。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有发展的机会。”

在熊荣华的带领下,黄荆塘村八组建立经济合作社,走上共建共富共享的新路子:楠竹林下围网养土鸡,把茶山租赁给市场主体,水田种粮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田管,加工厂上门收购;小龙虾刚一投苗,就有贩子来预订……32万元、50万元、60万元……村收入逐年增加,村民信心越来越足,越干越起劲。

走进咸宁市通山县通羊镇港口村,别墅、庭院、观景带、古栈道等一应俱全,红花绿叶,小桥流水,美不胜收。通羊镇港口村位于富水湖畔上游,本是一个典型的“小渔村”,近年来,通山县实施库区避险解困、渔民上岸、乡村振兴等各项政策,借着全域旅游东风,港口村积极改善人居环境,村民生活品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国家森林乡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创建优秀单位、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省级试点村……一个个荣誉称号,诉说着“鱼村蝶变”。

港口村村主任徐唐次说:“房屋不是住一阵子,而是要住一辈子。旅游经济是发展新路子,要学会在这里面‘淘金’富民。共同缔造,就是要把人心聚拢,依照位置特点,一起发力,把环境卫生搞好,把经济搞上去。”目前,港口村渔业养殖面积达到2000亩,村民纷纷“以鱼起家”。村民徐会明在家门口承包了300亩鱼塘养鱼,因为水质好、鱼产量高,一年收益可达200万元。

走进崇阳县白霓镇油市村小自然度假村,地面洁净无暇。放眼望去,一片片碧绿的草甸和稻田,几分惬意上心头。穿过幽幽竹林,站在山头,仿佛能从天上飘来渺茫的歌声。

“小自然”项目进驻崇阳后,陆续投资3000余万元,开发山林、水面、农田800多亩,建起了接待中心、图书室、6处竹林观景台、24栋两层休闲度假木屋、一处儿童游乐区及相关的水电等配套设施。其中300亩农田轮种水稻、油菜,吸引游客赏花海,观稻浪。

崇阳县委主要领导自信地介绍说:“在崇阳,纵向横向无论走到哪里,难看到一片落在地上的垃圾。民居的卫生打扫和房前屋后的绿化,是县委县政府近几年抓落实的重点。卫生好,心情畅。文明起,产业兴。”近年来,崇阳大力实施“三乡工程”,先后有200多名崇阳籍能人回乡,60多家企业投资100多亿元开发山水资源。农旅融合,让崇阳乡村更绿更美,村民更富。

咸宁“建设新农村,卫生要先行”的发展理念,与党中央、湖北省委对新农村的要求与期盼,紧密地承接融合在一起。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村庄干净整洁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乡愁得以安放的基础。卫生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工作,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实践证明,凡是卫生条件好的地方,疾病不但不易发生,对生产也会有很大促进。

一呼百应的率领,细水长流的产业,光彩照人的面貌,笑逐颜开的村民,昭示着新时代物阜民丰的富强。咸宁各区市县,以改善卫生条件、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为前提,最终扮靓村庄,带富村民的乡村振兴实现途径,在县域具有很强的现实示范意义。

要得到他人的喜欢、欣赏,首先要让自己喜欢自己。发展的机会不能“等靠要”,而是要从改变自己开始。走在咸宁,处处风景。市民言行,彰显文明。共同缔造促文明,群众共建“美咸宁”。共同缔造富乡民,“文明咸宁”是动能。

来源:人民网

编辑:金崇

二审:陈玲

终审: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