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局助力洪口村脱贫攻坚“四步走”

云上咸宁报道(通讯员 程参平)市水务局近年来坚持“四步走”,倾情支持洪口村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

2015年10月18日,市水务局、市委党校、市农业银行三家单位联合进驻咸安区汀泗桥镇洪口村开展扶贫工作,市水务局作为牵头单位,高度重视,专门委派一名副局长长驻村委会,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实施水利扶贫,全力改善洪口村水利基础设施,不仅为村民提供防洪安全、饮水安全、供水安全保障,更是做足水文章,大力扶持产业发展,倾情支持洪口村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

深入调研,精准把脉,高起点做好水利规划

洪口村位于咸安区西南山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162亩,林地面积9860亩,全村共有20个生产小组,现有农户533户,2182人,是“十三五”湖北省重点贫困村。工作队一进村,首先开展入户调查、精准识别,共识别出贫困户99户291人。并对该村贫困原因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发现,除了人均可用耕地面积少、产业发展能力不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大病特困户多、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等因素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村里唯一一条金龙河堤坝单薄、淤塞严重,稍遇大雨便漫溢成灾;全村没有水库(姚家闸大塘去年通过争取升级为水库),灌溉靠塘堰,因建设标准低,年久失修,遇雨成水灾,天晴三日成旱灾;村民饮水靠没有处理过的山泉、水井,遇干旱年份便无水可饮,靠送水度日。2016年汛期,姚家闸水库出现漫坝险情,4个村民小组500多人生命安全受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村民长年饮用不安全的水,洪口村贫困户中病残户或智障户,大病、特困户较多,如癌症、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等人群较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突出。

防洪安全、饮水安全和生产用水安全三大问题成为制约洪口村经济发展,造成贫困的最大因素,水问题不解决,产业发展无从谈起,脱贫解困更无法实现。市委市政府和市水务局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何开文和市水务局局长刘中英先后多次带领水利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精准把脉,同村工作组、村委会研讨解决方案,最终确定对金龙河进行全面整治,全村20个组每组整治2口当家塘,将蓄水量较大的姚家闸大塘申报升级为水库并进行整治,全面解决全村20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实现组组通自来水。同时请市水利勘察设计院高起点做好水利规划设计。

多方筹资,争取项目,高要求确保水利投资

水利蓝图已绘就,如何筹措落实资金是关键。市水务局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充分利用水利扶贫政策优势,联合区水利局积极为洪口村争取各种水利项目。驻村工作队更是多方汇报,全力争取,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地方财政筹一点、三家帮扶单位帮一点、村民投劳投一点等多种方法积极筹措落实水利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

2016年,姚家闸大塘成功向省水利厅申报升级为水库,并列入除险加固计划,落实项目资金187万元,目前已拨付到位,已公开招标,明年汛前完工。争取小农水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资金535万元,对全村20个组,40口大塘、11处拦水堰和5公里长的金龙河进行综合整治。解决该村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是当前群众需求最为迫切、又是最难办的一件大事。市水务局分管领导带领市区两级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一线,经多方调研,优化方案,决定由南川源水厂管网延伸解决全村饮水问题。但由于距离较远,投资较大,而农村饮水效益低,维护成本高,南川源水厂又是民营企业,一度工作陷于停顿。难点在于资金难落实,为切实解决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市水务局经多方努力,争取咸安区的大力支持,区政府整合项目资金180万元解决3.2公里主管网和一座增压泵房的建设,村民每户自筹1500元解决支管建设,南川源水厂负责相关设备并具体承担管网建设。同时,对水源条件较好的8组争取资金10万元采取无塔供水方式解决安全饮水问题。

精心组织,全力协调,高标准推进水利建设

资金落实后,如何尽快开工建设,尽快见到效益,确保建一处成一处,是摆在工作队面前的头等大事。由于工程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有的农户还要牺牲自身利益,工作协调难度大,任务重,时间紧,市水务局驻村工作队队长带领工作队员,与村委会干部一道“五加二、白加黑”,作动员、搞协调,专门成立了农村安全饮水、金龙河和塘堰整治、姚家闸水库加固三个工程建设指挥部,由汀泗桥镇镇长亲任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总指挥,分管副书记任现场指挥,所有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分片包干。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所有工程都是请专业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公开招标选取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进行建设,并聘请专业监理公司进行全程监理,市区水利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工地现场指导服务。洪口村群众对工程建设空前支持,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凡因工程建设需要占压的田地,群众没要一分钱的青苗补偿费。18组村民段小兵投入几万元养鱼,为支持大塘建设,仅领取500元的补偿金。农村饮水动员会一开,各家各户1500元的支管安装资金一个星期就交齐到位。

目前,40口大塘和11处拦水堰的整治工程已基本完成,5.5公里的金龙河清淤工程和重点部位护岸工程已完工,完成土石方21.3万方,砼方0.3万方,新增蓄水能力20余万方,改善灌溉面积2000多亩,为全村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2公里的主管网已全面铺通,正在铺设36.7公里的支管网。姚家闸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公开招标,即将进场施工,明年汛前可完工。

分类施策,助力发展,高规格支持脱贫攻坚

在如火如荼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围绕新整修的河、库、塘,做足水文章,发展新产业,全力打好洪口村脱贫攻坚战。

依托姚家闸水库发展乡村旅游。姚家闸水库是该村唯一一座水库,总蓄水量13.6万方,一直以来由于没有投肥养鱼,水质清澈,周边群山环绕,生态环境良好,水库除险加固后,不仅提供防洪安全保障,发展乡村旅游很有潜力。为此,扶贫工作队积极争取林业资金支持12万元,修通了环库公路,市委书记丁小强到水库视察工作时表示肯定,要求高规格做好规划,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目前正与一家旅游投资公司进行接洽。同时,结合美丽村湾建设,市规划局已将水库旅游纳入温随旅游规划统一进行高规格设计。

依托金龙河发展生态农业。流转金龙河沿线土地150亩,引入咸宁市金龙公司发展虾稻轮作、有机蔬菜种植、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该项目工作队借资10万元,并获得咸安区奖补资金10万元。2017年继续扩大金龙湾生态园规模,将无土栽培有机蔬菜大棚由去年的8个增加至15个,带动贫困户15户。协助其贷款60万,进一步完善生态农庄的环境建设。积极与市旅游局协调,争取今年将金龙湾生态基地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五星级”农庄。同时,流转土地120亩,引进香艺花卉园林公司,发展花卉和艺术盆景项目,带动贫困户4户。流转25亩土地,种植白芨和非洲菊。采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成立兴达养殖合作社,养殖基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2016年工作队帮助合作社贷款20万元,今年年初,合作社顺利购入1000头猪苗,争取区能源办的项目支持修建了100立方米沼气池三个,免费为周边40户农户提供沼气燃料,带动贫困户4户。

依托赵家大塘发展中药材种植业。赵家大塘整治完成后,以此水源作为供水保障,流转附近山地100亩作为中药材种植基地,修通了从赵家大塘通往种植基地的产业路,发挥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带动功能,采用“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1组村民赵晓峰牵头成立洪口村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从江西修水引进优良品种种植金丝皇菊,带动贫困户8户,已投资50万元,完成烘干房的建设和烘干设备的安装调试,平整土地100亩,完成70亩金丝皇菊的种植,目前已喜获丰收,正在进行鲜花采摘。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160万元,今后将带动更多村民种植,实现脱贫致富。

市水务局在全力推动水利扶贫的同时,积极联合驻村的市委党校、市农行,发挥各自优势,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建好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强化产业发展金融扶持,大力开展了村级公路、林区公路、桥梁等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村委会办公楼楼顶324平方米的平台空间,开发57.2千伏光伏发电项目,2016年8月已全部投产使用;新建一个卫生室和一个文化服务中心;将100户农户纳入农村沼气乡村网点;完成200余户农户的光纤入户工作;推进13户危房改造项目;修建垃圾池32个;99户贫困户均实现了结对帮扶。通过产业带动、教育扶持、医疗救助、政策兜底等措施,2017年52户贫困户159人顺利脱贫,村级集体收入预计达到6万元,实现整村出列。自实施精准扶贫两年来,洪口村面貌焕然一新,村委会战斗力大大增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群众脱贫奔小康积极性空前高涨,全村干部群众正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搭乘“十九大”的东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奋勇前进。

(编辑 金崇 实习编辑 文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