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付师张 金礼山 秦俊俊 陈艳欢)26日,咸宁广播电视台前往咸宁高新区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咸宁高新区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增收减贫为核心,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截止去年,高新区已实现1206户,3609人的全部脱贫的目标。
扶贫攻坚 干部当先
“挖池塘、平车位、建新房……”走进陈则强位于横沟桥镇袁铺村的养殖基地,他正忙着赶工期,扩建基地。“去年养鸡、养鱼赚了10多万,今年准备搞农家乐、休闲垂钓。”说起自己的计划,陈则强信心和精气神十足。
“是刘书记带我走上了脱贫路。”两年多的时间,从贫困户到脱贫榜样的华丽转身,横沟桥镇党委书记刘琼成了陈则强念叨最多的人,“那时,老伴儿身体不好,大儿子治病要花钱,两小儿子也没成家,是刘书记让我重拾生活的信心。”
2015年,当陈则强为儿子治病一筹莫展时,刘琼来到了他家。在得知陈则强有技术缺资金后,刘琼二话没说,主动协调场地,自费购买建材,为他建起了鸡舍。“刘书记还自掏腰包给了我3000块钱启动资金,正是她的鼓励和帮助,才让我有了今天。”家庭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的陈则强,今年给自己定了30万收入的目标。他说,是扶贫政策和扶贫干部改变了他的命运。
扶贫攻坚,干部当先。高新区通过班子成员包村、包社区,普通干部职工包户、包人的精准帮扶,积极开展走访调研,主动问民计、解民忧,为贫困户脱贫量体裁衣。同时,对已出列的贫困村、已脱贫的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并权责到人到事,巩固脱贫成果,保障扶贫工作质量。
扶贫攻坚 企业参与
在横沟桥镇凉亭垴苗圃基地,600亩苗木花卉和中药材长势喜人,今年有望带动30余户贫困户增收。“一亩土地流转费400元,务工首选贫困户,让贫困户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入。”基地相关负责人肖艳平说,每年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带来近60万元收入的同时,还通过技术培训和引导种植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扶贫、扶业、扶志。
今年起,该基地将启动“美丽乡村+合作社+贫困户”的新模式,通过发展乡村游,并探索入股分红的模式,带动村集体和贫困户进一步增收。依托产业扶贫,高新区还引进华中百草园等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1亿元,可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带来劳务收入约300万元。
“鼓励企业参与,坚持产业扶持”是高新区因地施策、精准脱贫的主要举措。为此,高新区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坚持分类指导、定点扶持,引导已开发村盘活集体资产;搭建招商平台,引导村级利用现有资源、资产,嫁接高新区的项目资源,扶助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立足实际,选准产业,形成拳头产业,实现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
扶贫攻坚 多管齐下
高新区多措并举,精准发力,通过“春季攻势”、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五个一批、大数据比对、人口动态管理、规范台账和交叉检查等多项举措,全面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具体包括,落实小额金融贷款,去年新增贫困户贷款70户,共计700万元;在政策兜底、产业脱贫、教育扶持和医疗救助等工作中,立足实际,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认真落实大数据比对,主动查漏补缺,做实做细工作;清理规范台账,开展国网数据和台账资料全面和对建档工作,确保国网数据、台账资料和农户口径“一张皮”;通过积极宣传,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扶贫工作,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
2017年,咸宁高新区贫困人口虽全部脱贫,但如何做到“搭梯子扶贫,抽梯子不返贫”?
高新区将进一步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促进群众增收,实现长效脱贫;在金融信贷、技术上提供支持,将市场风险降到最低,保障农户发展。
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依托园区企业,帮助脱贫户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农业技术培训,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创业培训。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美丽村湾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村村湾路、桥、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美化农村综合环境,实现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双提高。
(编辑 陈艳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