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这个镇有群住“别墅”的鸡

3月28日,天空中飘起了星星点点的雨滴,带来丝丝点点的寒意,高铁岭镇杨山村贫困户刘军的鸡舍“别墅”里,他忙得热火朝天,难掩心中的喜悦。

在过去,刘军一直靠着养鸡来生活。“但是2016年初的时候,我买了100只鸡苗回来,由于数量太多而鸡舍设置不当,第一晚就损失30多只鸡苗,后来,鸡群又感染了球虫病,当鸡苗养到蛋鸡时,只剩18只!”回忆起前两年的挫折,刘军皱起了眉头。

去年,经人介绍,刘军找到了嘉鱼县林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亮,张亮在了解情况后,以垫资的形式提供给刘军2个鸡舍“别墅”和100只鸡苗,还免费提供技术与疫苗服务。

“经过一年的良好经营,我不但偿还了合作社的垫资,还有入账,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这次是真的走上了致富之路。”刘军说。

鸡住上了“别墅”,不仅不亏本,还能赚钱,原因在哪里呢?

据张亮介绍,他们靠“315”模式来养鸡,即1个鸡舍,1亩地,1年喂养50只鸡。鸡舍以“别墅”造型悬空设计,可操作性强,能将鸡群与粪便隔离开来,避免疫病感染。

同时,将“315”模式嫁接互联网,打造智慧掌上系统,让消费者看到鸡舍的实时养殖环境,实现信息透明化,进一步打通土鸡、鸡蛋的上行通道,让它们飞进全国各地的家庭。

去年7月,九龙村的贫困户杨亮在高铁岭镇的支持下认领了1个鸡舍和50只鸡,该镇农村淘宝的运营人将鸡舍环境、土鸡与鸡蛋状况通过系统上传到朋友圈后,立即引起关注,当天就接到了一笔400个土鸡蛋和5只土鸡的订单。在之后的时间里,由于良好的口碑与扩大效应,杨亮的土鸡蛋与土鸡通过网络不断地被销售出去。

“在农村,土鸡养殖历来盛行,随着需求的增加,规模化量产应运而生。但是土鸡成活率低、产蛋量低、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销售渠道不畅都成为其规模化生产的绊脚石。不过,‘315’模式的探索,加上互联网实时可见的养殖环境,使生态鸡规模化养殖重新获得了发展机遇。”张亮说。

目前,嘉鱼县林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申请了高铁岭镇九龙村育雏室建设项目,计划在九龙村建成2万羽鸡苗育雏基地,采用“315”养殖模式,把优质鸡苗从1天养到45天。该合作社将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吸纳全村贫困户开展产业扶贫,以服务站为中心,服务周围从事家禽养殖的贫困户,为贫困户提供鸡苗、饲料、技术(疫苗)服务,对签订协议的贫困户产品进行保底回收,实行线上线下销售,并按照约定返还利润,从而保障贫困户的收益。解决和降低养殖过程中的风险,引导贫困户养鸡致富。

“贫困村要发展离不开产业,比起简单的‘输血式’扶贫,将生态鸡的产业优势与村里的山林特色优势紧密结合,加大‘造血’功能,方能着力撬动扶贫产业发展。”九龙村村支部书记刘海山说。

下一步,九龙村将在嘉鱼县旅游项目推进与八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支撑下,注册商标,同时在生态鸡质量管理和宣传上下功夫,把生态鸡打造成远近闻名的产品,让九龙村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带动得到更大的实惠。(通讯员 龙钰 陈明珠

来源:嘉鱼网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