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羊楼洞不再低调,她的魅力让世界瞩目!

公元11世纪,此时的中国正处在文化艺术空前繁荣的北宋。从都城开封往南约700公里左右,有一处古镇,名为羊楼洞。自唐太和年间皇诏普种山茶起,这里就开始培植、加工茶叶。到了宋代,因为需要以砖茶作为通货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这里渐渐形成了一条茶马道。

彼时,北宋朝廷上下想的不过是靠这砖茶与蒙古等西边的外邦换取诸如马匹之类的物资。而在一千多年后,历史轮回,这一次,羊楼洞砖茶成为了各国合作的纽带,拉近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

在近日召开的上合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长会议上,羊楼洞青砖茶得到了各国代表的高度评价。

万里茶道,是我省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一条重要的文化纽带。在这条享誉世界的国际商贸通道中,湖北扮演着砖茶产地和贸易中心的地位。赤壁羊楼洞从公元11世纪宋代开始,生产的砖茶就成为与蒙古贸易的主要商品。到清朝乾隆年间,羊楼洞每年生产的10万盒砖茶,经过武汉、襄阳,到西安、内蒙、新疆,远销蒙古和俄罗斯。

羊楼洞的前世今生

羊楼洞位于鄂东南与湖南交界的地方,唐宋时期属鄂州,明清时期属武昌府蒲圻县(即今赤壁市)。

这里早在汉晋时期就有种茶记载,唐代普种山茶,茶叶成为主业,到明朝已是著名的茶叶产地和贸易中心,砖茶的制售更是独树一帜、堪称一绝。羊楼洞不仅是砖茶之乡、中国青砖茶的原产地,更是兴盛达两个世纪的“中俄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

羊楼洞古镇早在几百年前,就是一个人口超过四万,拥有200家茶庄的国际贸易集散地。居民来自10多个国家,他们用源源不断的车马,将灵山秀水砌成的茶砖用鸡公车从羊楼洞运到20多公里外的新店装船。一路风尘,舟车相连,蹄帆交替,开创出了一条遥遥万里的茶马古道。

在这里,用脚步丈量岁月的悠长,久远的年代里传来的阵阵车辙声,看石板碾槽里深藏着熙来攘往的繁华。“松峰入羊楼,茶香绕凤丘,古韵珠洞晓,月旁石人瘦。”前人的一首古诗点出了羊楼洞古镇茶香缭绕的美好意境。

漫步街头,重温昔日繁华,曾经车水马龙,如织人流,已渐渐远去;往事拾遗,南来北往商贾,曾在吊脚楼觥筹交错,演绎的百年爱恨情仇,酸甜苦辣,早已镌刻在青石板上;岁月留痕,青石板清晰可见的深槽,是独轮车撵出的古老歌谣。

如今这里昔日茶叶贸易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没有了店铺和客商,整个街道虽有镇民居住,但人烟稀少,一片寂静,完全看不到历史上“小汉口”的痕迹。唯有石板路上被独轮车碾出的深槽,似乎还在无言地诉说着小镇从前的繁华。

乡道,故墙,旧屋,兴盛了两个世纪的中俄茶叶之路的古镇,变得宁静而又祥和。如今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却是中国制茶业的缩影,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繁华。

茶园、清泉、寺庙,这些遗世的风景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迎接着慕名来此的游人。

在羊楼洞的南麓有座松峰山,以产绿茶出名,山坡遍植茶树,是松峰绿茶的故乡。因为最近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会议,羊楼洞万亩茶园再一次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远眺茶园,千倾碧波,茶海绿浪,山水相依,气象万千,赢得人们深情赞赏。茶园拥有茶地10033亩,是全省最大的商品茶生产基地,是全国三大茶叶产地之一。

这些茶园背后,多的是“川”字牌青砖茶几百余年来的故事。今天的羊楼洞,万亩茶园仍在,百年老字号品牌仍在。这一座前人辛苦建立起来的绿色宝库,正以新的面貌迎接前来观光旅游的人。

羊楼洞东面松峰山北麓有蒲圻四十八名泉之——观音泉。观音泉水穿街而过,泉水之名取自古镇之南的一口古井,泉水清冽甘甜,永不干涸。传说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保这里的山民与茶树不受干旱之苦,埋下宝瓶,化为泉井。

圆通寺与赤壁四十八泉之一的观音泉和赤壁著名景点陆水湖相毗邻,是鄂西南海内知名的一大古刹。不但能为佛门播洒清凉,而且与毗邻的观音泉、陆水湖互映生辉,为羊楼洞这一国际名镇再现昔目风姿、为咸宁的旅游经济和宗教事业着上浓浓的一笔。

千年后的羊楼洞,

因为一次重要的会议

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她,

故事很长,但文字很短,

羊楼洞未来有无限可能,

剩下的故事,

就留待我们慢慢书写吧!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