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四个组织” 强化“四个服务”

农村社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工作抓手。近几年来,咸宁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民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在夯实“四个组织”、强化“四个服务”上下功夫,农村社区建设取得实效。3年来,全市共投入1.2亿元,共开展农村社区试点286个,其中高标准打造省级农村社区示范试点44个,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被表彰为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单位。

夯实“四个组织”:

第一,夯实农村社区党组织。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建立农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以建制村为单位的社区建立社区党支部,以自然村为单位的社区建立社区党小组。

第二,夯实农村社区自治组织。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增强村民委员会的农村社区治理能力。村民委员会下设村民小组(社区居民小组),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和社区协商议事制度,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第三,夯实群团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健全社区群团组织,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共青团和妇联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建立老龄协会等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倡导良好、文明的道德风尚。建立关爱“三留守”、文化、体育等社区内生民间组织,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培育农村专业性经济协会,不断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应付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四,夯实社区服务专业组织。以服务农村社区居民为重点,建设卫生服务、农技服务、治安巡逻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组织,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社区服务组织在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领导下开展各种社区服务。农村试点村普遍建立了“五站、四所、三队、二栏、三校”服务组织机构和服务设施,即,“五站”是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站、计生卫生服务站、农技信息服务站、综治调解服务站、志愿者服务站;“四所”是村级办公场所、室内文体活动场所、室外健身场所、便民服务场所;“三队”是文体娱乐活动队、志愿者服务队、应急小分队;“二栏”是政策宣传栏、村务公开栏;“三校”是村民学校、家长学校、“四点半”学校。

强化“四个服务”:

第一,强化农村社区经济发展服务。围绕“产业兴旺”目标,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性经济协会的指导、协调、组织的作用,帮助解决农民开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确定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重点要推行“四通四改一化”进村入户,即路通、水通、电通、信息通,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和绿化。   

第二,强化农村社区文化服务。搭建了农村社区文化、体育、广播、信息等服务平台,逐步建立了方便农民群众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深入挖掘农村社区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科普长廊、图书阅览室、学校、公开栏等场所的作用,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普及农村法律常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把建设农村社区与精神文明等各种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有难共帮、扶贫济困、团结友善、和睦相处的良好风气。

第三,强化农村社区社会保障服务。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社区村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集中供养、灾民救助、教育救助、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农村社区救助体系。加快建立以农村社区卫生室为主体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做到大病去医院,小病不出社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解决农民群众就医费用难的问题。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条件的村可以1个村建1个,也可以根据村庄分布情况几个村建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方便社区居民看病。

第四,强化农村社区平安服务。建立健全了农村社区警务室和长效警民联系制度。每个农村社区要派一名民警长期联系,一般情况下,按时到社区值班,有紧急情况,要随叫随到。积极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活动,村民共同学法、知法、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建立了社区治安联防组织,实行群防群治,创建农村社区安全环境,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社区安全建设。(咸宁市民政局 阮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