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牮楼桥:倚雄关要塞串三省边贸

▲图为:造型独特的牮楼桥。 (视界网 刘建平 摄)

通城县黄龙山天岳关,位于湘鄂赣交界处的幕阜山脉,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

沿山北而下即是牮(音同剑)楼咀,涧中溪流飞瀑直下,一座古老的石拱桥飞架山谷,名曰“牮楼桥”。该桥连通的古驿道,是湘鄂赣三省百姓贸易往来的通道,曾繁盛一时。

石拱桥串起三省边贸

6月,骄阳似火,记者从通城县麦市镇沿旅游公路盘山而上,在半山腰沿着岔路来到天岳村牮楼咀,远方传来“哗哗”的流水声,一座古老石拱桥跃然眼前。拾级上桥,长长的杂草将桥两边栏杆覆盖,桥的中间立有一个石塔,塔下竖着功德碑,据称该塔起着平衡桥梁的作用。

往湖南方向的桥头是一排铺面,昔日的门板和标语还在,只是门前已长满杂草。沿着石板路向前,路边有长条石组成的栏杆,一块石碑上刻有“禁止牌赌,光绪乙亥年”字样。

该桥最早修建于何时?78岁的退休干部刘秀保介绍,传说是宋代刘泉夫妇始建,明代监察御史刘绣衣锦还乡时,路过此地还专门祭拜先贤。通城县博物馆负责人表示,该桥属于清晚期桥梁风格,建于光绪乙亥年。

山上盛产楠竹,村民以此为原料造出一种特殊的纸张——“牮纸”,牮纸色泽淡黄、细腻平滑。传说牮纸还曾受到南宋名将岳飞的称赞而扬名,其造纸技艺留传至今。

“牮楼桥”连通的古驿道,是湘鄂赣三省边民贸易往来重地,上世纪30年代因三省边民贸易频繁,远近闻名。老人们说,这里没有什么田地,但沿着小溪,纸坊一个挨着一个,有“小南京”之称。

桥倚千年雄关要塞

穿过牮楼桥,沿着石板街上山,天岳关雄踞山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天岳关相当于湖北的南极,过关便是湖南平江和江西修水。“山行十日雨沾衣,天岳关前对落晖。”宋代诗人黄庭坚在暮年重游天岳关,口占一绝。岳飞领兵清剿洞庭杨么,曾派兵屯此关。元末红巾军领袖徐寿辉据鄂州守此关,并遗下“统军元帅府印”。

天岳关的右侧,立有抗日将士纪念亭。从亭子沿着山脊往山顶方向,一块块石碑立在石板上,上面刻有薛岳等抗日名将的题词。再往上的一块平地,是肃穆的无名英雄墓主墓。主墓两侧各有12颗子弹造型的大理石雕直指苍穹,象征着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据史志记载,武汉会战失败后,日军沿湘汉公路欲打通南下通道进入长沙,薛岳率中国军队第46军、58军等进行了顽强抵抗。1938年11月,从台儿庄战役赶来的第46军92师驻守天岳关,驻地就在牮楼咀。

1939年,师长梁汉民站在天岳关北望,想到从台儿庄大捷到鄂南阵亡的7000多名抗日英烈,潸然泪下,他动用补发的8个月军饷,征集工匠百余人,历时8个半月建成这无名英雄墓以示纪念。“一寸山河一寸血,万家灯火万户春!”站在牮楼桥,通城县尽收眼底。这片曾经洒满先烈鲜血的地方,现在是青山绿水,生机勃勃。

牮纸进入省级“非遗”名录

牮楼桥下面,溪水在山涧中形成一道又一道小瀑布,涧边的水车呈梯队排列。“咚、咚、咚”随着水车吱吱呀呀的转动,推动着木碓冲击着石臼中的竹子,村民介绍,这叫做舂麻,通过泡、蒸等工序后,竹子在这里被舂成为竹麻。

44岁的村民卢书平从上辈人手中传承了牮纸的传统制造手艺,现在村里的人大部分外出务工,他和妻子却一直在坚持。他从旁边桶里取出一瓢葛藤水,用像筛子一样工具在纸浆中一荡,然后迅速捞起,待水滴尽,这中间的便成为纸。

他的妻子邓艳秀坐在堂屋里压纸,用一光滑的竹块将纸压平,而后用指尖轻轻一拨,另一只手轻轻捻起,像揭开鸡蛋皮一样将纸扯起来,按照尺寸叠起来码成堆。纸晒干后,再捆成捆就可出售了,每捆3.5公斤可卖150元。

她说,每年从农历二月到十月在家造纸,因有72道工序,过程繁杂并且周期长,村里20多家作坊现在只剩4家。目前,通城黄龙山牮纸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乡村游点燃村民希望

邓艳秀在忙碌中给记者泡了一杯本地茶,热腾腾的瓷杯里放有茶叶、黄豆、花椒,水面漂着一层芝麻,当地称为岳飞茶。据传是岳飞治疗将士水土不服的茶方,村民一看非常有效便学习传了下来。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年做10个月的牮纸,可以挣4万多元,丈夫在闲暇时接点散活,日子过得去。现在,天岳村已经成为旅游区,她想攒点钱,将自家的平房改建成小洋楼,一部分做成牮纸工艺展示区,另一部分做成农庄,供游客前来游玩。“未来我们村家家户户都可以接待游客!”指着正在改造的景点,天岳村支书胡兰凤说,天岳村属于通城县黄龙山景区的一部分,有凤凰翅、只角楼、牮楼桥和驿道、天岳关等景点,还有牮纸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旅游开发的推进,目前全村256户中已有48户农家乐,村民们憧憬:景点建设完成后,会吸引更多能人返乡,届时天岳村将成为三省交界的名村,乡村振兴的愿景也将成为现实。(记者 周鹏 通讯员 刘建平)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