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为灵魂、产业为支撑、项目为载体、创新为动力、人才为保障。记者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4日举行的“牢记殷殷嘱托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第九场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咸宁正着力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努力打造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早日建成特色产业增长极贡献咸宁力量。
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管总
坚持规划先行,画好“一张图”。无论是村镇建设管理,还是特色小镇创建,我市都把编制规划作为引领建设发展的“作战图”,着力打造一批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的重要功能平台,实现产业规划、功能规划、建设规划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协调性、实用性,防止“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不搞无序建设、大拆大建。
坚持一镇一业,下好“一盘棋”。我市把特色小镇建设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上进行谋篇布局,出台全域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和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建设,统筹推进沿线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大力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原则上每个特色产业只规划建设一个特色小镇,巧妙地把一处处散落的“盆景”串成美丽“风景”。各个小镇注重凸显特色,着力把特色产业发展成主导产业,把主导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
一镇一业凸显特色之美
坚持市场导向,算好“一本账”。各县(市、区)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近年来,我市多个特色小镇项目让资本怦然心动。如高桥萝卜小镇引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打造军事旅游项目和田园综合体,协议投资20亿元;蒲纺智慧康养小镇引进北京爱康医疗投资控股集团投资华中同济蒲纺康养产业基地项目,协议投资50亿元。
深入实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以打造“名、特、优”产业助推现代农业发展,2017年建成特色农产品基地770万亩,“一镇一业”专业镇11个,赤壁赵李桥镇、通山大畈镇、崇阳铜钟乡入选全省首批农村三产融合示范乡镇,20个市级特色小镇中有农业小镇10个,占比达50%。去年,咸宁市农产品加工业超过895亿元,今年正向1000亿元冲刺。
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加快构建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加快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做大做强做优油茶、茶叶、楠竹、畜禽、绿色有机蔬菜、中药材、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抢抓2018年国家开展“中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的有利契机,加大对羊楼洞青砖茶、大畈枇杷、珍湖莲藕等知名公用农产品品牌扶持力度,切实把优质农产品做成知名品牌。
筑巢引凤聚集更多人才
我市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积极创新建设管理运营模式,激发特色小镇发展活力。创新企业服务,在投资便利化、商事仲裁、负面清单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努力打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营商环境;创新社会管理,坚持法治和民主相结合,在平台构筑、文化培育、社区建设等方面鼓励小镇内企业、社会组织、从业者等充分参与。
以人才振兴为支撑,构建乡村振兴的人才服务队伍。我市第一时间出台《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全力构建人才支撑体系。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企业家、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主体。加强乡镇农技队伍、专业服务合作组织建设,打造一支专业化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
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四个一”平台建设,把特色小镇人才工作纳入市委层面高位推进,每季度检查,使特色小镇聚才用才有渠道、有平台、有实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截至目前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63名,与国内多名院士专家开展合作。(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纪甜一)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