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原指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新时代的鄂南乡村,涌现出一批新乡贤,他们中有的父子两代接力建设家乡,有的倾情于农村教育,有的热心于保护历史文物,谱写出乡村振兴的时代交响乐。
崇阳回头岭村甘氏父子
父子接力,回报乡梓
(图源网络)
“井已经打好了,处理井水的水池正在修建,明年元旦就可以喝上直饮水了。”8月12日,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村支书甘卫民说起这事,很自豪。
直饮水工程,与回乡养老的甘景高密不可分。2013年,在长江委水文局处长任上退休后,老甘回到家乡,开始了他的乡村建设之旅。一回到村里,他就积极张罗成立了村乡贤理事会,帮助村里修建拱桥、池塘、祖堂等。
村民世代吃井水,得结石、息肉的人特别多。他取水样送武汉化验,原来水中铝元素严重超标。前几个月,单位里的领导前来看望他,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老甘提出了为村里改水的请求,得到肯定回复。随后,北京工业大学派人前来帮忙设计,村里组织施工。他说:“工程全部投资估计超过100万元。单位支持大半,不足部分,我们再联系外出的成功人士,大家一起想办法。”
甘卫民介绍,老甘回村几年,干了不少实事,自掏腰包五六万元。老甘父亲甘伯炼老先生也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村里一座简易水泥小桥就是甘老先生捐建的。
甘伯炼年逾九旬,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崇阳提琴戏的传承人。老人家表演所得累计捐给社会超过100万元。“县里的伯炼路、伯炼桥,有100多处。”
咸安黎首村余启绪
返乡十八载,免费育桃李
“良田亦可不置,华屋亦可不造,诗书不可不读。”这是咸安区贺胜桥镇黎首村余启绪家的祖训。余启绪一家三代12人,除余启绪的妻子李冬云和最小的外孙女外,其余均为名牌大学毕业生,光博士就有4人。
在寡母的坚定支持下,1959年,余启绪考入武汉大学,成为该村建国以来的首个大学生。在余启绪、李冬云夫妇的培养下,老大余安胜夫妻是博士,老二余安泉夫妻从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老三余荆意和丈夫也是博士毕业。好家风代代传承。老余的大孙女毕业于复旦大学,二孙女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在美国宾夕法利亚大学读研究生,大外孙女在哥伦比亚大学读本科,小外孙女在读高中。“别人家在盘屋,我们家在盘人。”坐在余家1974年修建的瓦房里,李冬云一语道破天机。直到2014年,他们才将旧房粉刷了一遍。
图为余启绪帮孩子们辅导功课
余启绪不仅重视自家小孩教育,还免费帮教村民的孩子。自2000年退休回村后,只要有村民为孩子读书的事上门求助,余启绪总是满口答应:“把孩子送来试试。”他因材施教,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最终让孩子脱胎换骨般成长,考上理想的学校。
余启绪所在的黎首村余庠塆,20来户人家陆续考出46名大学生,其中有5名博士、2名硕士、1名博士后。全村19个小组726户,近七成人家有大学生。
临别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余庠塆20多户,仅3户盖了楼房,成为乡村里的一道别样风景。
通山江源村王定钊
保护古民居,蔚然成风气
走进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明清时期的古民居青砖黛瓦,巷道青石铺路,古街、古井、古桥、古庙、古河道错落其间,一派古色古香的景致。
(图源网络)
村内最有名的王氏老屋大门上高悬“槐轩”“业振瑯玡”字样的匾牌,折射出当年王氏家族的显赫。谁能想到这座入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清代进士府第,几年前差点被拆为瓦砾。
避免古民居被毁命运,离不开村里的一位年轻人:王定钊。34岁的王定钊在王氏老屋出生、结婚,对老屋感情很深。2006年,因老屋变成危房,王定钊一家搬出。从那时起,他一直惦记着修整老屋。
2010年7月,他以清代进士府第亟须保护为题,给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写信,得到批示。他多方联系驴友、摄影爱好者前来考察宣传,引发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省文物局负责人还专程来考察。
2014年4月,听说王氏族长要拆老屋新建宗祠,他连夜联系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王光华等人,与他们联合起来向族长做工作,提出要保护老屋。王氏老屋最终得以保存。2014年6月22日,王氏老屋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定钊激动得热泪盈眶。
保护古民居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王定钊经常顾不上生意,“生意连年下滑。去年5月底连续工作导致脱水,差点丢命。”不过,看到古民居得以保全并修缮,王定钊十分高兴:“钱以后可以挣,如果古民居倒了,就再也没有了。”
在王定钊的影响下,村民的保护意识日渐增强。2015年,全村108人成立了古民居保护理事会。今年,村里兴建扶贫房,村民自觉到离江源畈一里路左右的地方选址。目前,该村30多栋、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古民居被较好地保存下来,其中包括460多年的老宗屋。(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孔帆升 胡剑芳 汪佳)
来源:湖北日报
(实习编辑 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