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茅井村:葛仙山下换新颜

▲图为:贫困户黄理良的旧宅成为危房。

崇阳县天城镇茅井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2013年被评定为省级重点贫困村。

彼时,从茅井村去县城,走陆路,得先翻越葛仙山,再借道赤壁,80多公里路需要3个多小时。即便坐船再转车,也要花上一个多小时。一旦遭遇暴雨山洪,村子就成了“孤岛”,想出的出不去,想回的也回不了。

▲图为:住上了好房子,黄理良在安置点新居陪80岁老母亲聊天。

2017年初,咸宁市精准扶贫工作队入驻茅井村,第一项工作就是修路、架桥。

今年4月,终于“天堑变通途”,茅井村2000多人欢呼雀跃。

▲图为:茅井村安置点配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级福利院、避险解困安置点和旅游停车场。

▲图为:通村公路,路宽8米,按三级公路标准修建,沿途是竹海美景。

贫困户黄理良在县城打工,骑着摩托车20多分钟就回到了茅井村安置点的新家。黄理良家有四口人,分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新居。他说白天在县城打工,晚上可以回家照顾妻子和母亲。黄家旧屋在葛仙山半山腰上,多处坍塌,已成危房。

茅井村安置点,占地120亩,白墙黛瓦红对联,一派祥和,24家贫困户和65户避险解困的村民乔迁在此。为让村民们住得安心,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级福利院、旅游停车场建在了安置点旁边。配套的花园栽种了桂花、樱花等苗木,出门就有鸟语花香。

▲图为:扶贫工作队夜访贫困户,在猪圈现场办公。

▲图为:村民余达鑫在山林里散养土鸡,收益喜人,被县里评为脱贫先进典型。

不仅要帮贫困村民安居,还要帮他们乐业,过上好日子。扶贫工作队研究村子特点,在“规划先行,设施先行,产业先行”的总原则下,充分征求村民意见,除引进龙虾养殖、湘莲种植等产业外,将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

茅井村,拥有古桥、古树、古泉、古洞、古驿道、古民居……东边是浪口温泉度假区,西边是洪下十里画廊,后背是葛仙山,门前是隽水。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工作队请来武汉一家专业设计院,围绕“十古仙村”,为其规划了“仙山灵泉,康养结合”的乡村旅游产业。

修路时,工作队就拓宽了村内公路以及到葛仙山的旅游公路,可以行驶旅游大巴,在安置点还建设了旅游专用停车场。安置点正前方种植200多亩太空莲,荷花盛开时,赏荷采莲的游人如织,举办诗会、旗袍秀,诗人和摄影家流连忘返。茅井村6组丁永、丁俊兄弟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商机,回乡开办农家乐,在今年春天葛仙山樱花节期间赚了一把。

扶贫更要扶“智”和“志”。该村成立了农民学校,重点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贫困户余达鑫在山林里散养土鸡,扶贫工作队帮忙跑贷款,把水泥路修到养鸡场。去年他获利4万多元,被县里评为脱贫先进典型。贫困户黄汉良养猪遇到困难,扶贫干部连夜赶到猪圈,现场办公。

▲图为:县剧团送戏下乡,村民在家门口看大戏。

▲图为:茅井村6组丁永、丁俊兄弟开办农家乐,两家都买了新车。

原来茅井村党员普遍年龄偏大,年轻党员都在外务工,村党支部战斗力薄弱。茅井村围绕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获得群众的支持,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图为:茅井村发展湘莲种植基地200多亩,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为贫困户增收5万多元。

葛仙山下,茅井村在一年多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亮点纷呈,今年底有望整村脱贫出列。(记者 陈勇 通讯员 汪佳)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