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凝聚乡贤力量 引导民众参与 百年古民居孕育新生机

云上咸宁报道(通山台记者 邓娜 唐成)如何保护好传统古民居,留住文化乡愁。通山县江源村走出了一条“乡贤主导、村民参与、保护为主、村居一体、整村修复”的古民居保护之路,形成了古民居保护的“江源模式”。9月10日,记者来到江源村一探究竟。

34岁的王定钊出生在江源村一座名为王氏老屋的老宅内,因家境贫寒,15岁初中辍学外出打工,几经商海沉浮,不到25岁时就积累了百万财富。土生土长的王定钊自小就有家乡情结,尤其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身在异乡为异客,内心深处那种浓浓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乡愁,催生了他挖掘江源村史的念头。 

王氏老屋位于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南侧,清朝末年由王迪光兄弟二人所建。老屋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由正屋、横屋组成。走进王氏老屋,穿过厅堂,便可看到大青砖石砌成的天井,一排过去,在左右厢房中间依次排开,青黝光滑。站在天井中间往两边望去,左右两边窗楣、厢门、天井一重又一重,古老而又幽静。王定钊介绍,自他记事起,老屋居住的都是王姓族人,老屋里冬暖夏凉,还可自由串门。多年来,老屋承载的不仅是他的记忆,更是许多在外打拼族人多年累积下的乡愁。

在王定钊的带动下,江源村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家乡古民居保护活动,成为江源文化遗产守护的骨干力量。

成立通山县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吸纳江源村外地经商人士、乡贤老人、机关干部等针对古民居的保护与修缮,绿化与环境整治,文化挖掘与宣传推广等分别成立小组;同时,成立古民居保护网站与微信群,及时发布动态。立体化的机制把古民居保护与开发有机统一起来。

上引财智,下聚群众。古民居保护与开发在争取到外部力量支持的同时,更让村民的参与意识不断提升。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江源村采取由乡贤牵头,村民自治的方法,以学习促保护,以抢救促保护,以建设促保护,以产业促保护,开辟出了一条古民居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