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赤壁猕猴桃喜获丰收。(视界网 肖晏春 摄)
10月4日,央视财经频道和新闻频道双双直播赤壁猕猴桃喜获丰收的新闻,引来猕猴桃行业人士的密切关注。赤壁市农业局介绍,今年该市猕猴桃产量达3000万斤,比去年增长10%以上,正快步迈向全国产区第一方阵。
全国商业化栽培发源地之一
我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自唐代开始人工栽培,距今已有1300多年。
赤壁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我省曾对该市资源进行调查,发现境内野生猕猴桃分布在随阳至羊楼洞的幕阜山脉沿线,面积高达1.35万亩,其中包括中华猕猴桃、黑蕊猕猴桃等多个品种。
1980年,农业部优质农产品中心支持引进新西兰“海沃德”猕猴桃品种,在陕西周至、湖北赤壁和四川都江堰3个地方试种,拉开了我国大规模商业化栽培猕猴桃的序幕。
赤壁十里坪果园场试种成功后,该市遂大面积推广种植。1995年,赤壁出台决定,在“九五”期间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最高峰时该市猕猴桃种植面积高达10万亩。然而,由于市场、技术等多种原因,进入新世纪,赤壁猕猴桃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到2003年左右,只剩不到1万亩。
反观当年的试点地区,陕西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如今高达42万亩,产量达52万吨,成为全国猕猴桃种植第一大县。与此同时,四川都江堰、河南西峡等地迅速崛起,纷纷跻身为我国猕猴桃重要产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赤壁掉队了。
龙头带动重现活力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营养丰富的猕猴桃销量激增。据统计,2013年我国进口猕猴桃4.8万吨,2017年已跃升至11.2万吨。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负责人撰文,猕猴桃在我国线上销量占水果总销量的近五分之一,销量年均增长20%以上。
旺盛的需求重新唤起赤壁的希望,与以往农民分散种植,提篮售卖不同,赤壁踏上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之路。
驱车行至官塘驿镇御屏山村,猕猴桃棚架漫山遍野,蔚为壮观。这是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之一。
该公司总经理胡超介绍,经过几年发展,公司已在新店、神山等镇流转土地,建有9个基地,开发面积10080亩。“由于部分基地没到丰产期,今年猕猴桃产量才400多万斤,丰产期后年产量至少要到2000万斤以上。公司已规划用五六年时间在赤壁流转5万亩土地,打造全国一流的猕猴桃企业。”
赤壁市农业局局长杨昆明说,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该市各乡镇诞生了一批种植大户,目前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探底回升,已上升至6.2万亩。
不求产量求质量
胡超介绍,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是新西兰的10倍以上,但销售额却只有后者的一半左右。“为什么?差距在于品质和品牌。新西兰高品质的佳沛猕猴桃,一个能卖10元以上,而我国很多猕猴桃一斤才卖二三元。发展猕猴桃产业,不能盲目扩大规模,而应追求质量,要从种植环节起入手提升科技含量,打造高品质水果。”
在该公司御屏山村半岛基地,猕猴桃枝条像西藏经幡一样高高挂起。胡超介绍:“这是采用专利技术——高枝牵引,让明年的结果枝充分享受阳光雨露,待明年再把它们放到棚架上来,营养好了,果实才能饱满。猕猴桃是高投入、高技术的行业,从品种培育、剪枝、消毒、补充微肥,哪个环节没做好,都会影响品质。”
几年前该公司买断国内“炎农1号”品种权,经不断改进,如今逐步进入丰产期。胡超称,经测试,“炎农1号”糖度达18度,这一指标甚至超过了新西兰的“佳沛”。
打造精品的理念被更多种植户接受。神山镇毕畈果园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果园,负责人毕俊明说,果园种植了20多亩猕猴桃,一直施用有机肥,从不喷洒膨大剂,为的就是培育好品质。
今年8月,毕俊明还专门把猕猴桃送至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记者在检测报告上看到:克百威、氧乐果、溴氰菊酯等农药均未检出。国庆采摘季,毕畈果园100克/个以上的优质果卖到30元一斤,价格比普通果高出几倍。
做强产业待补多个链条
“与新西兰相比,我国猕猴桃产业还有不少短板要补。比如授粉,新西兰就有专门的公司,而我国在产业配套机构上很缺乏。再如科研,我国研究机构多,但力量分散,产学研对接并不充分。”胡超介绍,本月省科协在该公司授牌设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就是希望产学研对接,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
杨昆明认为,赤壁正处于猕猴桃产业回升期,要实现重新崛起,就必须形成共识,走精品水果之路。一是从种植环节起,建立全链条的行业规范标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赤壁地域品牌效应。
赤壁市计划,用5年至10年时间,将全市种植面积扩大到8万亩至10万亩,建成高品质的产区,培育出覆盖全国的知名品牌,从规模、品质、效益上全面进入全国一流产区行列。(记者 江萌 通讯员 童金健)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