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 (通城台 黎赛明) 在驻村扶贫工作中,市政法委扶贫工作队把“加快发展、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因户施策,让曾经默默无闻的省级重点贫困村----望湖村变为现在的“明星村”,使村庄的面貌发了根本变化,书写出了“至贫能富”的追赶样本。
通城县塘湖镇大盘山山腰上贫困户丁永祥的新家格外显眼,旁边新建的猪宿里,几十头小猪长势喜人。这些在两年前,丁永祥是想都不敢想的,爱人患有精神病,两个孩子在上学,生活的压力让他看不到希望,觉得只能“一天一天地挨下去”。
近几年来,工作队结合扶贫政策,解决了丁永祥爱人的就医费用问题,还帮助他贷款建起了养猪场,寻找销路。通过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丁永祥一家的年收入接近2万元。
塘湖镇望湖村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黄袍山上,是个边缘山区村,革命老区村,也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是通城县历史上有名的穷地方。到村之后,扶贫工作队员走村窜户,跋山涉野,在近一年时间的深入走访调查中,他们对全村贫困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随机从中抽考一户,他们都知道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人是谁,帮扶的措施是什么,望湖村哪个人家里有困难有矛盾,哪里就有扶贫工作组的身影。
扶贫工作队充分利用国家的好政策和自己的人脉资源,为村里争项目、争资金,为贫困户出点子、办实事。利用该村富硒土地资源,扶贫工作团引进种植大户流转荒山,种植油茶、蓝莓、杨梅、油茶、中药材等经济植物,并开发百亩玫瑰基地,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以大户带农户、带贫困户的方式增加农户收入。
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贫困户 黄春光:"我们这些五六十岁的老人,在基地上务工,一年可以挣几万块钱,一天是120块钱。有了国家的照顾和支持,生活过得可以。"
扶贫工作队沉下身子、肯动脑子为村里办实事,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他们努力方向,把培养村民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作为“第一景色”来打造,把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作为“第一任务”来完成,努力改善村里的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
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村支部书记 夏扬九:“2015年,我们人均收入是4300多元,2016年,我们村民平均收入是9400元以上,有部分老百姓说,我们望湖村已经提前了20年的发展,这是跨越式的发展。”
2016年,望湖村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如今,望湖村发展思路明确,集体经济有了坚实的保障,一条条宽敞干净的柏油路面,一间间整齐的民房,完善的各类基础设施,向人们展示出祥和、安康的农村新景象。
咸宁市社会管理网格服务中心主任、通城县精准扶贫工作团团长 郑卫平:"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要用心扶贫、用情扶贫,要一如既往的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努力让全村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祥和的生活。"
(编辑 陈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