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智造”亮出“尖板眼”

最近,武汉“智造”好消息不断。

12日,在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评估会上,武汉经验获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等10多位院士专家的高度肯定。

上周,中央媒体“中国制造2025调研行”在武汉深入采访,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公司、武汉船用机械公司、长飞光纤光缆公司的智能制造试点项目,博得记者们一致好评。

2015年至2016年,工信部分两批公布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录,涉及109家企业。前述武汉3家企业联袂入选,可谓武汉“智造”最强家底。日前,记者前往探访,一批新技术令人眼前一亮。

美的:18秒下线一台空调外机

走进美的武汉工厂总装车间,全长130米的空调外机智能制造示范线最为瞩目:生产线上,46台单臂机器人与30名产业工人各司其职,共同完成70余道工序。每18秒就有一台空调外机下线,智能化率全球最高。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浩介绍,武汉工厂是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内销最大的生产基地,2015年至今已投入超过3亿元打造数字化智能基地。

目前,该工厂已引入机器人200余台,建成全球智能化率最高的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全球首条连接管自动化生产线,还在局部区域和关键工序上实现自动化作业和信息化覆盖,在管路加工及钣金车间、注塑车间实现“黑灯生产”。

改造后,同样是每月生产50万台空调,2010年需要1万多人,现在只需3500人左右,人均产能提升了3倍以上。以前一次性组装合格率为97%,交货周期需要24天,如今合格率达99.9%,交货周期却降低至9天。

美的集团信息化总监张小懿表示,去年美的武汉工厂的产值达110亿、税收3.1亿,智能制造增效明显,下一步将把武汉经验复制到美的空调其他国内基地。

武汉船机:

实时监控0.01毫米误差

船舶制造批量小、个性化要求高,尤其是海洋船舶吨位大、部件多、工艺复杂,至今仍延续着传统的手工焊接组装工艺,难以实现智能化改造。

武汉船用机械公司逆水行舟,研发出“船海工程机电设备数字化车间”项目,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全数字化操作。公司负责人说,其样板工程——调距桨桨毂体的智能化制造已经完成,正向其他产品线复制。

据介绍,桨毂体是船舶上连接螺旋桨和转向轴的重要部件,其精密度直接决定船舶方向控制的稳定性,制作误差不能大于0.1毫米。

以前桨毂体的切面打孔,一直靠人工操作机床,“只有人工时刻监测,才能发现刀具发生的位移误差,并进行微调、复位。”

智能化改造后,每一个机床刀具上都装置了一个数据采集器,只要打磨、切割过程中出现磨损、位移,采集器就会将数据传回控制中枢,监测精度达0.01毫米,超过一定阈值,系统就会发出预警。有了这个可感知环境的特殊刀具,桨毂体的打磨时间从原来的160个小时缩短到120个小时。

由于吨位大、部件多,全球造船业都把船体分成若干个部件,分散到不同车间制造,最后集中组装。但因为每个部件的制造数据都是孤立的,几乎不可能实时对接,造成最后拼装时难免出现偏差。

而武汉船机的智能系统可将0.01毫米精度的实时监控装配于各个部件上,由系统中枢自动控制所有部件的精确度,能够实现直接装备。

长飞光纤:

世界第一的产能“烦恼”

在长飞光纤光缆公司拉丝车间,一根直径0.2米、长3米的世界最大预制棒,经过拉丝塔,能拉成8000公里长的光纤!

去年,长飞的光纤销量首次反超美国,问鼎全球第一。当其他制造业同行忙于去产能时,长飞却在思考如何增产:一年7500万公里的光纤产量无法完全满足国内通信运营商的铺设要求,产品刚出炉就“趁热”交付,但仍然供不应求。

要增加产量,一是扩建工厂,去年以来,长飞已在海内外连开8家分公司或科技园;二是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提速。

长飞公司总裁庄丹介绍,目前,武汉总部已进行光纤预制棒新型生产工艺和设备智能化改造,使预制棒人均产量提高15.3%,光纤人均产量提高47.4%,拉丝速度加快38.9%。

长飞还将产品和设备研发过程搬进电脑。任何一款新产品设计完成后,只需将各项参数输入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就能知道设计是否成功,无需再制作样品进行物理检测。如此一来,产品开发周期从过去的4-9个月缩短为2-4个月,人力资源节约70%,研发成本降低五成,一个数字化光纤模拟工作站,可同时进行3-4个新型光纤产品的开发。

今年1月,长飞公司投资7.8亿元,在潜江建设一座基于大数据、云制造、工艺及生产模拟仿真的全新智能化工厂,打造预制棒和光纤智能制造的行业标准。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生产效率提高2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以上,并形成5项以上企业、行业或国家标准草案。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成熔兴

(责任编辑 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