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势干山活 通山变成“金山银山”

咸宁市委市政府通过多年的建设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发展思路,确定以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为发展方向。在这个发展定位下县市到底做得怎么样?带着问题,笔者来到通山县现场调研“六大”活动成果,边走边看边感受。

与通山宣传部副部长孔帆升聊起昔日的通山不由得感慨道:“十几年前,我来通山游玩,一村用青竹竿当路障,一车按人头收取过路费,甚感心酸,不由得多给了十几元,村民十分感谢。”孔帆升说:“现在的通山,产业发达,竹竿砍下来就进了加工厂,不会再横在路上了。”

参观新近开放的龙隐山旅游度假区,载着八九个人的观光车一路爬陡坡毫不吃力,司机告诉我们说:“这车装的是宝马发动机。”景区内石林密布,奇特雄壮,下车后用手摸了一块黛色石壁,有龙鳞状凹凸感,龙隐山名不虚传。到了九龙鼎最高处,豁然开朗,山湖尽收眼底,云朵飘荡山边,一股灵气,一股仙气。

通山县大畈镇副书记陈瑞祥介绍,通山县域海拔超千米的高山共有29座,座座云雾缭绕,青翠欲滴,这龙隐山只是其中一座。九宫山有的地方负氧离子达到4.03万个/立方厘米,空气质量达到“非常清新”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大畈镇光伏发电站是一座投资12亿元的光伏电站,在闲置多年的荒地上建成,有25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其装机容量150兆瓦,每年可为电网提供1.34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是目前华中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站。一望无际蓝色的高科技光伏电池板躺在绿水青山之间,给人一种特别神秘的感觉。这是大自然的赐予与科技的完美对接,漂亮至极。

通山著名特产大畈麻饼有悠久的历史。在通山县阳春园麻饼厂,拿起薄薄的一块麻饼咬开,一口浓浓的芝麻香,满满的“外婆家味道”,接待员告诉笔者,“通山乡里的芝麻,就是大山里的味道。”

在探访龙隐山旅游度假区、光伏发电站、阳春园麻饼厂之后,不由得产生这样的联想,秀美的原始山林山城,才能长出那么香的山里芝麻,而光伏发电站的科技气息,显示着山城与山外边接轨,并不闭塞,清新的阳光雨露夹杂现代化汽笛鸣,铿锵和、声声唱,芝麻开花节节高。

通山县委书记石玉华说:“通山通山,特点是‘通通是山’。如何按照市委‘六大’活动部署发挥山水优势走好通山一棋,我们首先安排人员赴利川、平江、庐山三地,来一次脚上沾泥的实地调研。省内外经验启示我们,依托山水旅游资源优势,走森林康养产业路子,推进森林康养与文化、民宿、地产、疗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这是一条符合通山县自身实际的转型之路。”

在九宫山、隐水洞、富水湖等山林旅游开发的带动下,引来一大批投资商。目前,通山在建旅游项目有50多个,其中森林康养项目23个,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据统计,2000年通山接待游客仅15.6万人次,2019年接待游客猛增到184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1亿元。许多通山村民回乡,要么投资,要么就在家门口就业,康养项目看准市场,“森林产业”前途无量,“金山银山”优势凸现。

扑下身子,找准路子,担起担子。通山党员干部理清发展思路,保持先发优势,一马当先,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推进旅游产业因势转型,擦亮山水旅游名片,高标准、高起点唱响“通山牌”康养品牌,让通山的山山水水,“在全省有地位,在华中有市场,在全国有影响”,美了家乡,富了群众。

通山人尝到家乡绿水青山的甜头,干“山”活就更有劲头,前途更有奔头。特色产业增长,转型发展,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通山一个都不落下,合理布局,棋高一着,步步为赢。通山实干的党员干部就是那爬山越野车的强劲发动机,主政者就是那把稳方向盘的好司机,山再陡峭,路再艰险,都能爬上去,闯过去,向着康庄大道一路进发。乡风文明、超前发展的通山,路上不会再横“竹竿子”,靠山吃山村民纷纷鼓起“钱袋子”。

这正是:“六大”活动显精神,党员干部映初心。依靠山水加油干,“仙山”变为“致富山”。(胡仁平)

来源:人民网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