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公园城市 创造美好生活⑥让百姓“推窗见绿 开门见园” 咸宁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罗世喜 秦俊俊)坐拥“一江一山两湖两河”的全域山水生态格局和“南山北湖”国土空间形态的咸宁,依托境内丰富的山水及人文资源禀赋,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让老百姓“推窗见绿 开门见园”,共享公园城市幸福生活!

1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咸宁城区南部的钱瑛社区公园,只见桂花、樱花、乌桕苍翠挺拔;羽毛球场、休闲步道环布其中;花草丛里,太阳能路灯光彩亮丽。钱瑛社区公园以纪念咸宁钱瑛等革命先烈为主题,总投资约330万元,公园于2020年5月竣工开放使用。

↑钱瑛社区公园

咸安区肖桥村14组村民 沈女士:最开始的时候(这里)是田,今年(这里)就建成了一个公园,环境比原来肯定是好多了,每天好多人在这里活动,小孩子(在这里)玩,我们大人及好多外面的人都到这里来散步。

像钱瑛社区公园这样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既是纪念性公园,又是社区文化小游园,改善了该片区的生态环境,也为居民休闲、健身提供了好去处。

↑钱瑛社区公园

“十三五”期间,咸宁市按照"园中建城、城中塑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理念,优化城区公园布局,推进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先后建成潜山森林自然公园、十六潭公园、青龙山公园、淦河滨水公园带、桂花公园等综合性公园,以及学子园、拓荒园、石景园、冯京园等25处社区公园,并以"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等形式,规划建设了一批小游园、小绿地、微球场、小广场等“口袋公园”。截至目前,咸宁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81%、41.27%、14.66平方米。


咸宁市还坚持全域谋划,从市域、主城区、社区三个层面统筹研究,着力成环成网、厚植人文环境、提升生态价值,规划建设集生态保护、慢行交通、健康休闲、农业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香城绿道体系。

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20多条生态绿道,其中淦河生态绿道,沿淦河而建,串联沿线滨水休闲空间、历史文化遗存和商业文化街区,已成为淦河上一条美丽的景观彩带,并悄然改变着附近居民的生活。

↑淦河沿河路生态绿道

咸宁市民:一天最少是走三趟,我们大概是走一万步左右,每天都在这里。

咸宁市民:来的人蛮多,都说有真正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再加上环境好,有山有水有绿化,又没有汽车尾气,我觉得这是实实在在做的点好事!

城市的发展,重点是为了老百姓宜居宜业。近年来,咸宁还整合各类资金6.8亿元对城区淦河进行综合治理,治理黑臭水体、打造滨水景观,截污减负,提升淦河颜值。

我市还以构建绿满香城、设施完善、特色鲜明、智慧安康、治理有序的公园社区为目标,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19年、2020年两年,共在城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96个。南昌路和谐小区改造项目总投资745万元,于2020年9月完成改造。经过改造后,三家干部职工单位的宿舍区合成一个小区,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咸宁温泉办事处南昌路社区和谐小区居民 张建新:以前这个社区是很脏,到处是垃圾。现在这路都通了,到处都整治得非常的干净,也很好。

2018年5月,咸宁在全省17个市州中率先启动公园城市规划建设。2019年10月,咸宁市制定并发布了首个公园城市建设省级地方标准 《公园城市建设指南》。咸宁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提出:全域创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打造美丽中国“咸宁样板”。正在编制的《咸宁市公园城市专项规划》,已明确了咸宁创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总体规划建设思路:到2035年,市域基本建成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到2050年,市域全面建成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咸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 江振辉:我市规划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目的,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使人们在这个大花园中有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使人们不管是居住还是创业都心情愉快,身心健康!

(编辑 刘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