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王庆明 阮程 金婷 陈艺夫 通讯员 来红安 刘奥)2月3日,立春,峭寒。
抵达嘉鱼陆溪镇已是临近中午,但雾气尚未散尽,远处的村舍、树木若隐若现,偶尔响起的一两声鸟鸣益发显得乡村静谧。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潮湿滑腻的田埂上,前方的藕塘里,三名挖藕工人正在采挖莲藕。藕塘属于嘉鱼县陆溪野生莲藕产业有限公司,种植的是原生野藕。与一般的田藕相比,原生野藕外形细长,入淤泥更深,更难采挖。近年来,因其口感与营养价值普遍高于一般田藕,市场需求量激增。
56岁的陈绪义是三名挖藕工人中的一员,干这一行已经有20个年头。此时,他正穿着连体防水服,一只手握高压水枪,一只手在藕塘淤泥中摸索,摸到一条藕,他便用水枪将藕周围的泥冲散,再把野藕轻轻往上拽,藕就露出了水面。为了采藕,陈绪义大半个身子都浸泡在水中。
“您今天什么时候开工的。”记者蹲在塘边,探着身子,试了试藕塘的水温,“这水可真够冰的。”
“我们早上8点就开工了。”陈绪义端着高压水枪,在齐腰深的水中慢慢走过来,憨厚的笑着,“不冷,我这里面穿得多。”
“听说下水前要喝点酒暖身,是不是啊。”记者问。
“我们挖藕不喝酒,喝了酒人就晕了,在水里容易出事,干不好活。”
陈绪义告诉我们,每年的8月份起,他们就开始采挖野藕,要一直干到第二年的2月底左右,每天工作八小时。“藕塘里的淤泥其实很硬,就跟你走的这个泥巴路一样,以前用的是铁锹来挖藕,效率低、强度大,一天活干下来,往往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现在用高压水枪就省时省力多了。”
不远处的藕塘边,几台小型抽水机“突突突”的运转着,抽水机带动水泵,水泵产生水压,水压带动陈绪义手中的高压水枪。
“我们出产的野藕供不应求。平时有7个挖藕工人,出藕高峰的时候会增加到十个人,最高峰每天可以出藕两吨左右。”随行的嘉鱼县陆溪野生莲藕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龚木前告诉我们,“挖藕工人一个月收入可以超过万元。”
不过龚木前也直言,挖藕工人们赚的都是辛苦钱,“由于要长期浸泡在污泥中,挖藕工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患有风湿病、关节炎这些“职业病”。
告别陈绪义的时候,他和工友们陆续从藕塘上岸,准备吃中饭。下午四点左右,他们采挖的野藕会被运走。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感慨挖藕人的辛劳,更向千千万万如他们一样的普通劳动者们表示由衷敬意。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