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⑳乡村旅游让吴忠祥走上致富路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朱微兮 李华荣 郑星)“这个楼房是脱贫以后做的,原来只有一层平房,脱贫以后,加了一层楼,买了小车。家里冰箱有三个,楼上还有冰柜、空调,都是做生意以后买的。”2月8日,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脱贫户吴忠祥向记者乐呵呵地讲述自己家的新变化。

吴忠祥家住在离村口约300米的一个交叉路口,他指着门前的黑色的沥青路告诉记者,这里有一部分原来是他家的田地。这稻田变马路,中间还发生了一段曲折的故事。

今年54岁的吴忠祥以前是村里的贫困户。当时,家里四口人,两个儿子在读书,老伴儿身体不好,长期要吃药,家里只有2亩多稻田,就他一个劳力,一年辛苦忙到头也仅能勉强糊口,无奈之下,他只有在农闲时出去打工贴补点家用。

“那时间吃穿都很困难。一年万把块钱,打零工赚不到钱。”

2016年,市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望湖村。一进村,眼前的景象就让他们惊诧不已。稀稀拉拉的几分田,到处是一人高的荒草,一大片坟山,还有不少是活人墓。

由于地处深山,信息闭塞,村民们又没有一技之长,如何拨掉穷根,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工作队进行了实地调研。

望湖村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山青水秀,风景怡人,有黄袍山、万亩樱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有富晒黑土、高山水库,发展旅游是一条可行的致富门路。

“不能坐在金山上要饭吃,首先要把我们这地方的门面搞起来,要把门前的坟山挖掉,路要修通。”



咸宁市驻通城精准扶贫工作团团长郑卫平(左二)和记者春节前到吴忠祥家走访

2016年底,工作队召集村民们开屋场会,商量统一征收田地,迁移坟山。本以为这项为村民致富的好事会得到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不料,却阻力重重。

“要开发这个路,挖这个坟,老百姓不理解 ,一万个不同意,说这里是他们的风水,不能动,动了对他们有影响。” 无奈之下,工作队只有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回想起刚进吴忠祥家的场景,咸宁市驻通城精准扶贫工作团团长郑卫平仍记忆犹新。

“给他做工作,这里搞旅游开发,他说不可能的,这里还能搞旅游,搞餐馆?一万个说不通。说我家就这么点菜地,怎么能给你呢,给你了我种什么菜,做什么吃,做了一万次工作,才把地卖了修路。”

经过工作队的不懈努力,村民们的思想工作终于作通了。望湖旅游开发如期动工。修路、做门楼,帮助村民们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小餐馆、农家乐。同时发展种养殖基地,开发绿色富晒大米。精心准备,大力宣传黄袍山帐篷节、樱花节。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一传十,十传百,望湖乡的美名声名远扬。

2017年,在工作队的建议下,吴忠祥发挥会炒菜的特长,将自家房屋改造成了农家乐,一层平房翻新成二层,可以摆十五六桌。

“就在家里搞饭吃,觉得这个很有前景。儿子学了厨师,平均每天三四桌饭。一桌最少纯赚二百以上。菜全部是自己种的,鸡是家里的,肉是家里的,小菜都是自己的。如果有节会的话,吃饭的人有十几桌,帐篷节开了二十八桌,最多的一次一天三千多块毛收入,生意非常好,现在一年十几万。”

帐篷节期间,三天三夜,外面几省几万人过来游玩,老吴的饭馆一天能挣几万块钱,四个红薯卖了一百块钱。在过去,就是满满一担红薯也卖不了这么多。

从年入一万多到年入十几万,老吴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这在以前,他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真好啊,在家里也能够挣这么多钱。”

老吴说,这几年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了。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有中药材套种油茶基地、套种富晒稻米和蔬菜基地,富晒有机稻米可以卖十几块钱一斤。今年元月份,村里仅卖米就卖了几十万。老人妇女不出门在基地就有事做,拨草、栽树苗,一天最少能挣一百块。

眼见着村里变得越来越美了,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老吴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樱花节、清明节、秋季旅游,一年到头客人都很多,有信心继续做下去,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对旅游发展很有信心!”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