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余育雄 邓超 徐春梅)“轰隆隆、轰隆隆……”2月23日上午,咸安区马桥镇四门楼村二组的水田里,一台农机正在翻耕水田,钱道贵就站在田埂上指挥。看到记者到来,他满脸笑容,兴高采烈的向我们介绍起他今年的新规划。
咸安区马桥镇四门楼村村民 钱道贵:把田打出来,把水蓄起来,准备今年种一批中稻、种早一点,什么原因呢,计划退出来搞油菜,搞五六十亩油菜,可以打几千斤油,油菜价格蛮好,都好卖。
64岁的钱道贵是该村村民,多年来全家人以打工为生,2014年,他妻子因癌症去世。因治疗花费了大量的医疗费,导致全家欠债18万元,让家庭生活一落千丈。钱道贵家庭困难有目共睹,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四门楼村位于马桥镇东南部的偏僻角落,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导致大量田地无人耕种,2015年,钱道贵便和同村的两个老伙伴,贫困户钱定成、周运海合计,动起了成立合作社,联手拿过来耕种的念头。这两位老人因前些年家贫,老婆走了而单身。三位性情相投的老人,梦想一样,奈何都穷,都还吃着低保,此事时机不成熟,也只得作罢。
2016年,此事终于有了转机。老人的想法和村里用好扶贫政策,组织村民发展种植业,带领贫困户脱贫的想法一致。在村里的促成下,咸宁市纪宏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三个老人以每年2万元租金,租用了村里的一套农田耕种和收割农机设备。并采用和其它农户以集资入股的方式,购买了打田机等其他农业机械。
硬件齐全了,钱道贵他们就放开手脚开始干了。他们走家串户,与村民们协商,由合作社清理荒田,进行耕种,当村民外出归来需要田地时,合作社再将农田归还。得到大家的认可后,钱道贵三人用了五年时间,把村里的150余亩荒田,种上中稻和晚稻。
在此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咸安区教育局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和扶持,不仅提供资金、种子、化肥,还帮忙收割、销售稻谷。
钱道贵告诉记者,通过驻村工作队指导,稻谷实行无公害栽种,并请专业加工厂加工成生态米,还注册了个地域性强的“钱六姐”商标,让他们的种稻收入一下子翻了3翻。从卖谷1.3元l斤到卖米5、6元钱1斤。
在钱道贵带领下,合作社还为附近村民提供耕田、割谷、打谷服务,增收合作社收入。他们每到一地,村民就戏称,你们三个老光棍又来了。大家嬉闹之余,三个老人也欣然接受了这个亲热的叫法。只要事做好了,叫什么都高兴。按协议,合作社每年向四门楼村村委会上交利润2万元,去年,三个老人还各收入了四万元左右的纯利。但老人们毕竟年纪大了,农活还是要有体力支撑的。为了合作社的持续发展,钱道贵今年没有让儿子去广东打工。
咸安区马桥镇四门楼村村民 钱道贵:现在共产党确实好,对农村群众带来很多优越性,带来几多实惠啊。我说你就在农村扎根下来,帮我们村里搞一下,没有几个年轻人,这个生产队搞什么呢,我老了,以后就交给他们去搞了,把村里好好发展一下。
与此同时,驻村扶贫工作队也为合作社未来几年的发展做好了规划:与省农科院合作,栽种绿色无公害优质稻,发展成一个优质稻的品牌,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三个快乐单身汉的小康梦有了当地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指引和帮忙,他们坚信他们的美好小康梦一定能实现。
(见习编辑 杨紫妮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