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的账单——新春走基层㉚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章浩文 张玲 邹治瑛)从一家四口“蜗居”在老旧的危房里到设施齐全的两层小洋楼;从一家人不到2万块钱的年收入到仅户主一个人一年收入20万;从乡亲们眼中看到的是一个“病号”到大家口中的“陈老板”…..这是发生在通山县58岁刘家岭村脱贫户陈贤喜身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身上有着怎样的脱贫故事?

通山县闯王镇刘家岭村,一个山多地少的山区村庄,曾经是当地排得上号的省级贫困村。2月23日,记者来到了刘家岭。刚到村委会说起陈贤喜,大家便起哄叫着“真巧,陈老板来了!”

陈贤喜热情地打着招呼,邀我们去他的养猪场看看。沿路经过的许多茅草山上,记者看到,有一排一排绿色的小树苗。老陈说:这一片有很多山植树造林、精准灭荒都有他的功劳。

二十来分钟后,车子停到山坳处的养猪场门口。老陈介绍说,目前猪场里养了600头猪,现在为止合作社已经投资了300多万。300万投资,对于一个刚刚脱贫不久的脱贫户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本钱是哪里来的呢?

陈贤喜告诉记者:“资金是国家贷款一部分,我自己有一部分,亲戚、朋友借点,就是这样搞起来的。再一个我人比较讲信誉,我养猪场的两个老板都愿意跟我合伙。 还是政策好,不然也不敢搞。”

这时老陈指着一处石头道:“我就是撞到了这个石头上”。原来在2015年,陈贤喜在煤矿上工作时不小心摔下来撞到了石头上,造成肋骨、锁骨骨折。到现在老陈左侧锁骨里的钢钉还在,到了变天时就隐隐作痛。

老陈是2014年被评为的贫困户,家里四口人唯一的经济来源靠3.9亩田,年收入只有2万多块钱。自从老陈受伤,家里一下子就失去了最主要的劳动力,断了经济来源,但老陈并没有被生活的磨难打倒:“既然不能再干体力活,那我就做上脑力活!”于是就跟人合伙搞养猪场、种黄精。

老陈的黄精地在一处扶贫搬迁安置点背面,走过一段田间小路,眼前的五六十亩地都是老陈家种的黄精。黄精长好后一亩收益大概是一万多块钱,一年下来老陈家种黄精的收益可达五六十万。走出黄精地,我们跟着老陈走到他家里。发现房子还很新,家里冰箱、空调等现代化设备一一俱全。老陈介绍起他的新家,“这是2016年做的新房子,政府还给了补贴哩!”说着拿出一沓银行流水的单子和几个账本,神秘地说:“我来和你们算算帐!2017年危房改造补贴一万四千块钱,再一个是产业奖补一万块钱,还有每年年底500块钱……”

看着老陈的账本,才发现 “陈老板”并非是周围人的玩笑话,老陈手上确实是有不少产业。2013年响应国家“精准灭荒”,当起了村里的护林员认下了一千多亩的造林任务;2019年,参加合作社成了“通山县共享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经营起了养猪业;承包了五六十亩的地种植黄精,闲暇时还种了沙梨。同时,老陈还帮着村里的其他贫困户脱贫,账本上密密麻麻记的全是去年工人在他手底下做工的工资记录。 

“猪场180块一天,造林是350块一天,一年下来光付造林、猪场,还有种黄精的工钱最低是70万。大年三十11点半我还在打钱给别人!” 老陈抱怨着去年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春晚都没时间看,尽去给工人算账付工钱去,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这时我们跟他打趣道,一年忙下来,钱都付给别人了,自己还剩下点没?老陈笑着小声说,自己还剩了20来万。

“现在政策是好啊!送技术、送资金扶持。我到了八十岁,只要身体好,我还干活,我现在做事情有国家干部、政策帮扶,做什么事情都有信心!”老陈坚定地告诉记者。

(见习编辑 雷申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