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咸宁市市长王远鹤:做好政府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集聚先进生产要素
2021全国两会拉开帷幕。今年恰逢“十四五”开局,又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今年两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全球目光聚焦中国将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新发展引擎,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力。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企业报》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咸宁市市长王远鹤,畅谈如何开篇谋局“十四五”,以及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及营商环境等新规划、新思路,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鼓干劲、传经验、启智慧、聚心力。
记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和一系列新要求。能否描绘一下,贵市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蓝图?
王远鹤: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咸宁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咸宁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五届五次人大会议审查了《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该《目标纲要》综合考虑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环境、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简单概括为“六个新”。
一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跨越2000亿元大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二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水平显著提升,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明显增强。三是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1.4年,市民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重大成效,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作用进一步显现,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五是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六是市域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显著提升,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市域治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展望2035年,咸宁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咸宁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GDP总量达到3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具有咸宁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县域经济、块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居环境更加宜居,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成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全市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市域治理现代化基本实现,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优质高效,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文明咸宁、平安咸宁、清廉咸宁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法治咸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记者:过去一年,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贵市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发生过哪些特别值得说的,能体现市委市政府“亲商、护商、爱商”的小故事,请举例说明?
王远鹤: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出台优化营商环境“30条”,围绕政务、市场、法治三大关键领域,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推动企业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为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更好服务企业发展,我们建立了政企沟通长效机制,坚持每个季度召开1次民营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推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多家市直单位主动出击、联动合作,为每个企业选配一名兼职督查联络员,作为包保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提供“一对一”服务。
2020年,我市积极支持医护产业发展,指导相关企业通过实施扩产、转产、新建等方式扩充产能,在对外联系通道不畅期间,发动广东商会协调外购贴条机10台,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邀请省药监局专家来咸宁为金士达、爱科等企业现场指导,提供检验、灭菌等资源的整合方案,开通疫情应急审批绿色通道,指导企业取得医用防护服的生产许可资质。金士达医疗(咸宁)有限公司新获批的医用防护服生产线日产能达2万件,医用外科口罩生产线日产能由15万只提升至100万只;爱科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新获批的防护服生产线日产能达2500件,医用外科口罩日产能由4万只提升到50万只;稳健医疗(崇阳)有限公司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量由2300套增至45000套,产能扩充近20倍。又如,针对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疫情期间,市经信局联手建行咸宁分行,共建“企业氧舱”,为受到疫情冲击而产生流动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疫中送炭”,共向三赢兴电子等157家企业投放贷款13.37亿元。瀛通公司反映高端人才引进难。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招聘活动,对接武汉高校,为公司成功招聘16名急需人才。
记者:新形势下,区域招商引资工作已从比拼优惠政策转变为比拼区域产业配套优势招商。2021年或未来几年,贵市重点招商引资的产业或项目有哪些?有哪些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
王远鹤:对我们咸宁这样一个经济总量不大的内陆城市来讲,仅仅靠我们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很难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项目投资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探索开展网络招商、远程招商,推动传统化招商向信息化招商转变,大胆尝试“连线谈”“视频选”“邮寄签”等项目引入服务,提高特殊时期项目推进效率。完善《咸宁高新区和县(市、区)招商引资工作综合绩效考评办法》《市直单位招商引资工作考评办法》,招商工作实行季度通报年度考评,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引进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强支撑的重点项目,为咸宁疫后重振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0年全市新签约项目908个,合同投资总额1475.7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5个,10亿元以上项目27个,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71个,引进温氏食品集团、正邦饲料加工、中林富水环湖体育、人福医药总部等中国500强项目12个,成都金源鸿大健康产业园、湖北健康职业学院、逸飞激光研究院及生产基地、惠誉装配式建筑生产、稳健医疗(嘉鱼)科技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成功签约;嘉安15万吨冷库、住方科技智能门窗基地项目、思贝林医药产业园、农业生态循环产业、中健医用耗材生产基地等投资过5亿元的新引进项目开工建设。
2021年,我们将再接再厉,突出抓好项目招引、产业研究、宣传推介、创优环境等重点工作,围绕电子信息、食品饮料、智能制造、大健康等重点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力争全年引进500强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投资的好项目不少于3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这里面,有我们的优势产业,比如,食品饮料产业,通过多年的产业布局调整和全产业链招商,已形成集原料生产、加工、包装、物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初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先后引进美国安利XS运动饮料、英国维力刻饮料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落户,形成了以红牛、今麦郎、奥瑞金为龙头的饮料行业,以黄鹤楼为龙头的酒类行业,以贺胜温氏、富民酿造为龙头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崇阳众望、菁春生物为龙头的食品制造业,以羊楼洞、赵李桥茶业为龙头的茶产业,以黄袍山为龙头的木本油料产业。
今麦郎用咸宁的水打造了全国人民的“凉白开”;奥瑞金制罐、华源包装等印刷包装公司让饮料企业享受了从配方到成品的便捷。同时,也有我们正在大力培育的大健康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市已逐步形成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大健康产业布局。第一产业以绿色食品、中医药为主,第二产业以医药、医疗器械生产为主,第三产业以健康养老、医养结合为主。这几个产业集群都具备打造千亿产业集群的基础和潜力,围绕这些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也是我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招商引资的重点。
记者:产业链的完整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投资环境和竞争力重要的因素。“十四五”期间,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搭建、补链强链固链等方面,会有哪些新举措或新规划?
王远鹤: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的子系统和重要根基。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要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十四五”期间,咸宁将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顺应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产业树”的理念来谋划产业发展,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不断增强产业厚度、提高产业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快制造业技术升级,推动服务业向高端发展。全面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加快生产工艺改造、设备更新,搭建区域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推动冶金、钢铁、建材、机电、纺织、食品饮料、电力能源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万千百”质量提升工程,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实施“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节能降耗等领域应用,加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力度,促进企业研发设计数字化、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不断增强产业厚度、提高产业韧性。
比如,在做优特色农业方面,我们将围绕生态、优质、特色产品供给,聚力打造茶叶、油茶、楠竹、蔬菜、生猪等百亿产业,培育壮大中药材和特色水果产业,振兴发展桂花、苎麻等林特产业,做强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在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方面,我市将以推动5G、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互联网服务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以中国光谷(咸宁)光电子信息产业园、通城经济开发区、赤壁电子信息产业园和通山光电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园区集聚。同时,瞄准基础电子模组、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物联网相关硬件等高端领域,加大以商招商、精准招商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努力打造华中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基地和光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
在培植大健康产业方面,我市将按照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健康理念,深入实施“养在咸宁”培育工程,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加快推进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加快推进蒲纺康养城、富水湖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二级以上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居家呼叫和应急救援服务系统建设,逐步构建起“医、药、养、健、游、护”六位一体的康养产业格局。(记者 何芳)
来源:今日头条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