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不止的吴茂林
吴茂林(1913—1944),名廷健,咸安区汀泗桥镇方吴村人,家贫,幼随父到汉口谋生,13岁回乡给地主放牛。1931年底,投奔鄂豫皖苏区,在黄安(今红安)七里坪参加红军。在部队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虚心向老战士学习,苦练杀敌本领,因此,能力提高很快。
1932年8月,吴茂林随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突围西征进入四川。在战斗中,他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变得更加成熟。他先后担任班长、排长职务,并且是一名颇有经验的侦察员。他经常化装成商人、农民、工人深入到敌占区探听敌情,侦察敌人的部署和装备情况,为部队提供可靠的军事情报,为战斗取得胜利做出了贡献。
1934年10月,吴茂林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4次负伤,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死亡的一次次威胁,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6年随部队抵达延安。
随后,党组织派吴茂林到张学良部队做争取广大士兵的工作。他大力宣传我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交朋友,与那些士兵同甘共苦,鼓励他们“打回老家去”“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他为抗日救国、为实施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1936年“西安事变”后,党组织调他回延安,参加抗日军政大学(第3期)学习。1937年12月,陈云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回到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和摩托学校挑选新疆航空队(红军的第一个航空队)学员。经过反复考核,严振刚、吴茂林、彭仁发等19名青年党员被选拔为航空队学员。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10烈士人物塑像。(从左至右:彭仁发、乔国桢、陈振亚、祁天民、毛泽民、吴茂林、陈潭秋、杜重远、汪德祥、林基路)
1938年初,吴茂林被编入新疆迪化航空队第2期机械班学习。他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克服文化低的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钻研航空理论知识,参加紧张的军事训练。由于吴茂林过去多次负伤,体质虚弱,最后积劳成疾,但他仍然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顽强地坚持学习,直至最后实在支撑不住了,才在组织的一再劝告下离开航空队去治疗。
1938年夏,他来到西路军总支队部卫生所就诊,后转到南关医院,经苏联专家汇诊,确诊由胸膜炎感染转为肺气肿。为能够早日恢复健康,重返学习岗位,他强忍剧痛做手术,从不叫一声痛。手术很成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转危为安。他每天早晨到运动场散步,打排球,以增强体质。
1940年初,他被转到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继续休养。在病休期间,他认真学习革命理论,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1942年初,国民党新疆省政府主席盛世才公开反苏反共,将中共在新疆的人员全部集中到迪化。9月17日,盛世才突然派兵包围他们的住所八户梁招待所,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将吴茂林和妇幼病残人员关押在一起。当敌人准备逮捕杨锡光医生时,吴茂林挺身而出与敌人据理立争,迫使敌人无奈地把杨锡光医生留下来。
乌鲁木齐烈士陵园10烈士人物塑像中的吴茂林烈士塑像
1943年4月,吴茂林他们被转移到西河坝蒙哈柯学校软禁。吴茂林深受饥寒和疾病的折磨,病情加重,刀口溃烂化脓,不能独立行走。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锻炼,扶着墙壁走路,自己洗脏衣服,谢绝别人帮助。他还经常给同狱家属讲革命故事,介绍延安战斗和生活情况。他怕自己的病传染给孩子们,站得远远地对他们说:“你们是小八路,要记住盛世才是大坏蛋,你们要同叔叔阿姨们团结一致同他斗争!”他对新疆籍的革命家属王淑贞说:“共产党是穷人的党,是为穷苦人民打天下的。无论如何我们要跟党走,大家团结一致,争取集体获释回延安。”
1944年,敌人把吴茂林等转移到七道湾“叛逆家属工厂”,残酷地进行迫害。吴茂林的病情更加恶化,肺部化脓引起胸腔溃烂,下身瘫痪。尽管这样,他仍然顽强地同病魔作斗争,强迫自己吃东西。同志们把馍馍切成碎片泡开水,一口一口喂他吃,每咽一口汗珠就一滴滴往下流。他强忍着剧痛,从不大声呻吟。
吴茂林烈士墓
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他还深情地向往着革命圣地延安,向往着火热的战斗生活。他说:“我回延安后还要上前线,呆在后方不过瘾,没有仗打不行”。同年十月五日清晨,吴茂林与世长辞。狱友们冲破层层阻挠,迫使狱方同意为吴茂林烈士举行追悼会。追悼会结束后,狱友们把护送到七道弯山头安葬。
新中国成立后,他的遗体被安放到乌鲁木齐市南郊革命烈士陵园。董必武亲笔为他题写墓碑“吴茂林烈士之墓”。
联合出品:咸安区融媒体中心、咸安区档案馆
(见习编辑 余梦婷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