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伟在《湖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加快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




编者按: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在2021年4月7日出版的《湖北日报》第五版上发表署名文章。文章指出,咸宁将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建设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全文如下:

加快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

咸宁市委书记 孟祥伟

咸宁将坚持在全局中定位、在大局下行动,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加快建设全省转型发展示范区,为湖北建设“科技强省”和“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咸宁贡献。

第一,将创新贯穿转变发展方式全过程。加快推动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

做强创新平台。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机遇,全面融入“一核一轴三带多组团”布局,加快推进咸宁功能区建设,将武汉科创优势转化为咸宁发展优势。发挥咸宁高新区科技创新主战场作用,规划建设咸宁科技创新中心,提高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培育智能机电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等一批产学研衔接创新平台,紧盯主导产业开展技术攻关,确保当下过得去、长远过得好。

集聚创新人才。实施新一轮重大引才育才行动,开设一线城市和重点院校“引才专列”,精准引进一批重点产业紧缺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南鄂英才计划”,持续举办“南鄂杯”高创赛、“院士专家咸宁行”等活动,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领军型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探索建立武咸同城人才共享机制,用好武汉科教资源、人才资源,吸引武汉高校来咸办基地、建校区、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激发创新活力。健全完善咸宁高新区、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机制,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咸宁高新区挺进全国50强。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引导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市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第二,将创新贯穿优化产业结构全过程。既注重优化一二三产业比例,更注重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科技兴农,加快杨畈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整合市农科院、林科院、竹产业研究院等公共科研机构资源,筹建桂花、青砖茶、枇杷等特色产业研究所,加强技术研发,加快补齐精深加工、包装设计、冷链物流等短板,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以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培育建设一批湖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大力支持南玻光电、金盛兰、真奥药业、华宁防腐等重点产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等研发机构,让科技赋能企业做大做强。

以创新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以新技术应用为突破口,推动研发设计、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态和服务模式,促进康养、旅游、文化、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集中力量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向阳湖中国文创产业聚集区建设。

第三,将创新贯穿新旧动能转换全过程。用好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推动“新树深扎根”和“老树发新芽”,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提供强力引擎。

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源头培育、梯次培育、树标提质等计划,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科创型企业,坚定不移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启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推动冶金、建材、纺织、森工、涂附模具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两化融合”示范工程,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节能降耗等领域应用。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抓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发展机遇,打造华中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基地和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来源:湖北日报

(见习编辑 杨紫妮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