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劳务市场建到群众“心坎上”

(云上咸宁特约评论员 尹峰)前不久,我市电视问政对“马路劳务市场”乱象进行问政曝光。曝光后,相关部门迅速整改,将同惠广场前的劳务市场搬到十六潭公园与银泉大道交汇处,引发热议和关注。

在“马路劳务市场”,只要有车停下来,“等活”的零工便一拥而上,跑到行车道上“抢活”做,既让人看着心酸,也带来严重交通隐患。相关部门通过搬迁,将“马路市场”变为“公园市场”,既让务工者有了落脚之地,也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改善了周边卫生环境。应该说,值得肯定。

▲城区劳务市场已从同惠广场处搬到十六潭公园处

然而,地点腾挪只是开始,做好后续管理服务才是关键。零工劳务市场因其容量大、门槛低、时间自由、现账现结、灵活性强等特点,是促进群众就业的“蓄水池”与“缓冲器”,几乎每个城市都存在,短期内不会也不可能消失。因此,必须建好、管好、用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任何关于就业的事都是大事。人社、城管、民政等部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多一些换位思考和共情共鸣,站在方便务工者而不是管理者的角度,抓好劳务市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硬件上,要通过建立室内招工大厅、设立停车点、配备座椅和饮水机等,为零工提供“晴天能遮阳、雨天能避雨、累了可休息”的“等活”场所。软件上,要通过搭建线上招工平台、组建微信群、开展网络招聘等,精准对接用工需求,让务工者足不出户就能“网上找活”、“‘码’上就业”。尤其要注重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开展业务技能培训,让群众多一门技能、多一个机会、多一条“活路”。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劳务市场问题,说到底还是发展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以第一力度抓第一要务,以稳增长来稳就业,以保“饭碗”来保民生,把就业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发展红利。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