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强省之基。湖北,正以产业集群化、高端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系列报道《奋力建成支点 实现绿色崛起》,今天来看制造强省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全链条发展 从满天星到N个群
在鄂州葛店开发区,投资50亿元的瑞华光电年底投产,一路之隔,已经投产的上游LED芯片龙头三安光电,正将完成封装的芯片,送到7公里外的华星光电、天马等下游企业,全程只要15分钟。
瑞华光电武汉瑞丰项目现场负责人邹淼波:“专业从事LED的芯片封装充分融入当地的产业集群,在很短的距离内实现了光芯屏端网的产业链闭环。”
集群化,是建设制造强省的必由之路。依托临近武汉光谷的区位优势,鄂州葛店开发区专注招引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上中游项目。根据自身定位,想方设法引链成群,正在武汉城市圈中展开。围绕一个“聚”字,黄冈深耕集成电路封装、电子元器件;黄石聚焦印制电路板产业群;咸宁以维寻求显示面板等集群突破。
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局局长刘琼:“抓住培育产业集群的发展梯次,鼓励龙头企业带动集群发展,隐形冠军企业为支撑‘专精特新’企业,紧密跟进光电子信息,已发展成为咸宁高新区五大产业之一。”
从一枝独秀到群芳争春,产群迎“聚”变。今年1至5月,湖北的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9%,投资同比增长154.3%、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5.4%,光电子信息、汽车等万亿级产业集群;食品、建材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并加速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湖北省经信厅规划技改处副处长王冬:“目前我省拥有17个国家级和32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的集群2个,过500亿元5个,过100亿元51个,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特色鲜明的制造业产业集群。”
面向高端 抱团技改以变求变
做强先进制造,走“集群路”,也要吃“改革饭”。在荆州太和气体,投资2.07亿元的半导体特种气体技改项目正加紧施工,赶在下半年投产。
太和气体(荆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正宏:“达产后,各主要产品生产成本将降低8-11%,新增销售收入超过4亿元,可创利税1.5亿元。”
技改,降本增效只是前菜,向价值链中高端冲击,才是正餐。以往单打独斗的技改布局,也由此开启抱团模式。瞄准四氟化锗电子特气的卡脖子之痛,太和气体剥离出部分技改项目,与中核集团下属公司合作共研。
太和气体(荆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正宏:“由太和公司负责四氟化锗粗品生产,中核集团下属公司负责同位素分离,已完成四氟化锗生产装置和同位素分离装置的安装。”
“链”式技改,加速刷新湖北智造的底色。力争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5%以上,今年初,湖北拿出15亿元再次启动新一轮技改。
湖北省经信厅规划技改处副处长王冬:“更加聚焦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不断巩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本盘。”
服务融制造 湖北造上“云”去
聚增量、改存量,更要突破变量。一把刀具的管理上“云”后,一年能有多省?在江夏的博世华域汽车工厂,答案是一千万。
博世华域武汉工厂精益生产及智能制造主管余豹:“上线了一个刀具智能供应管理的系统,部署在华为云上来预测刀具的使用、消耗、采购情况,去年一年已经实现了刀具库存40%的库存的降低,金额达到了1000万的降低。”
一朵云赋能制造,跃向高端。预计年底,华为云将在湖北累计服务18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
华为武汉城市产业云创新中心项目经理毛千军:“云平台纵向打通生产、部署、消费、运营全环节降本增效之外,管理效率的提升都能达到10%以上,还在推进汽车、制造、大健康等产业企业上云。”
当前,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全省上云企业达到3.2万家,省级上云标杆企业50家,两化融合试点示范项目达到1328家,并加速建设一批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等优秀应用标杆。(记者 杜瑞雪 黄朋威 李琨 何进 李倩倩 阴志维 章珩 荆州台 )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