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特约评论员 尹峰)6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和核心舱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亲切通话,夸赞他们是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既让人无比激动,也让人由衷感动。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能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的星空。嫦娥奔月、夸父追日、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 仰望星空、逐梦九天、纵横苍穹,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流在血液里、刻在骨子里、烙在心头上的浪漫,也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伟大梦想和现实理想。通过举国上下的支持,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逐梦星辰大海的梦想已经照进了现实,“愿景”也已变成“风景”。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次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是湖北恩施姑娘容易,她的同事们常说,看见容易就“容易”了。然而,容易其实真不“容易”,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之路也真不“容易”。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从“嫦娥”“玉兔”到“天宫”“天问”……中国航天人已经整整奋斗了60多个春夏秋冬,无数奋斗者、攀登者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献出了热血汗水,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
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面对美国给出的优厚待遇和设置的重重关卡,不顾一切地选择了回国为国效力,他常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57岁、第三次“飞天”的聂海胜,在飞天出发前,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年轻、精神一些,把鬓角的白发染黑,这细节感动了无数人,他常说,“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我就会勇往直前”。值得一提的是,4次入选备份梯队却至今还未圆梦的邓清明,等待、坚守了23年,却始终无怨无悔,他在接受采访是说的最多的是,“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本分”,令人动容与崇敬。在他们身上,我们既感悟到了“国家很重,个人很轻”的深刻内涵,更感受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之魂。在中国航天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正是依靠这股子“航天精神”托起了“神舟”系列的腾飞,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中国脚步,也正是依靠这股子精神,让我们也可以向世人自豪地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中国航天精神已经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一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种精神也必将引领和激励我们在各自追梦路上不畏艰难、逐梦前行。
传承和弘扬航天精神是对中国航天人最好、最有意义的致敬。我们每一个人在为祖国航天事业辉煌感到自豪和骄傲时,也一定要以中国航天人为榜样,从中国航天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勇敢地担负起自己该担的那份责,真正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不相信“内卷”,不甘愿“躺平”,以“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在各自岗位上干出非凡成绩、做出应有贡献!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