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个月47人身亡(失联)!大部分是孩子,谨防这个“凶手”!

天气愈发炎热了!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游泳大军”!

但是

不管何时何地

大人都要看好孩子

最近接连发生溺水事故!

↓↓↓

7月22日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嘉会镇,3名小学生到自家附近的小河边玩耍,不慎都意外落水溺亡,3人系亲兄妹。

7月22日

上海奉贤杭州湾海塘某海域,4人下海游玩不慎出了意外,另1人下去施救,结果一同被海浪卷走。目前,5人处于失踪状态。

7月18日

福建福州闽侯县,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在闽江游玩,不幸发生溺水,最终母子3人全部遇难。

7月18日

贵州从江县,6名青少年结伴到龙图河游泳时,不慎溺水。经现场全力救治,其中2人身体已无大碍,但另外4人不幸溺亡。

7月18日

广西桂林净瓶山大桥,3名儿童结伴下水游泳不幸溺水,最终3人全部溺亡。

7月17日

广西藤县,3名初中女学生在濛江河段游泳时,不幸全部溺亡。

7月14日

湖南洞口县,2名10岁的学生下河游泳,1人死亡,1人失联。

7月13日

河南驻马店市,6名十来岁孩子在一公园湖里溺水,被送到医院时都已身亡。

7月12日

安徽颍上县建颍乡陈屯村,一村民夫妇,带着儿女驾驶一辆电瓶三轮车,在途经村子境内的公路时,不慎冲到了路边的水塘里。最终,只有女儿被人救上岸,其余3人不幸溺亡。

7月12日

浙江诸暨璜山镇,6名男孩相约去家附近的河滩游泳,其中4人不幸溺亡。

7月10日

湖南湘潭县,5名青少年在涓水河柳树湾处游泳时,不慎溺水,等他们被打捞上岸,已全部溺亡。

7月7日

山西永济市,6名学生(年龄在15岁左右)去黄河边游玩,不幸被水冲走。经紧急搜寻,5人打捞上岸时已溺亡,还有1人失踪。

短短半个月

40人溺亡、7人失踪

这其中大部分是孩子!

而这还是不完全统计!

这看似冰冷的数据背后

是一条条鲜活生命的陨落

是一个个家庭的支离破碎

痛定思痛

对近期多起溺水事故进行细致分析

发现是这5大“漏洞”

才致溺水事故高发,且死伤多!

↓↓↓

01、家长监护不到位!

02、没意识到野外水域很危险!

03、不少人有溺水认识误区!

04、看到有人溺水,救援方式不对

05、缺乏基本自救自护知识

那么

该如何做好预防溺水的措施

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

遇到有人溺水该如何应对?

结合《中国公众防溺水卫生健康指南》

从居家溺水、淡水溺水、

海水溺水以及应急救治

四个方面进行提醒

这份攻略

关键时刻能救自己救他人

↓↓↓

居家溺水别疏忽

老幼人群要关注

对于缺乏自我防护能力的婴幼儿(特别是学步期儿童)和体弱易病的老年人,居家的浴缸、厕所、水桶、鱼缸等都可能是潜在的发生溺水的地方。保护儿童是预防居家溺水的重点。

禁止学步期儿童独自进入浴室和厕所(或可将马桶座圈上锁),防止小儿靠近装水的水桶、水盆、浴缸、鱼缸等存在哪怕只是浅水的地方。

对用浴缸洗浴或游戏的小儿应该保证时刻有人监管,且在伸手可及的距离范围内。

对有泳池、水上园林、鱼池等设施的私家宅院或住宅小区,应该加建护栏设立、警示标识等安全措施,严禁儿童单独在相关区域玩耍、停留。

长时间受热会导致老年人血压下降、虚脱等急性心血管事件,应该避免长时间使用盆浴、沐浴。行走不便或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应该减少独自进入上述危险区域的机会。

江河环境很复杂

安全技巧要掌握

淡水溺水多出现在江、河、湖泊、水塘以及游泳池等地方。南方地区湿润多雨,江河密布,特别是水乡地区更是四处泽国,加之气候、环境和社会等复杂原因,极易发生溺水事故。因此,生活在南方之地,不论男女老幼,如果条件允许,尽量学会游泳并掌握水中安全和生存的技巧,有条件者应该接受心肺复苏培训。应该学会识别各种涉水安全的警示标志并主动关注气象信息,纠正边走路边看手机等不良习惯,避免和减少各种原因导致的意外或自然灾害落水。

学龄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每逢暑假时节,缺乏足够的监管,最易发生溺水事故。学校和家长要对其进行涉水安全和水中生存技巧的强化教育,关键是促使社会能够开放提供足够且安全的游泳区域供其活动。

青壮年:不可高估个人游泳技能,应该避免在陌生或存在复杂条件(水草茂盛、水下涡流、乱流、深浅不明或其他明确警告标志等)的水域下水,禁止在浅水或危险水域跳水等危险行为。应该选择在有救生员(经过培训和认证的)的游泳池或温泉进行活动、游玩,在水池中应该远离排水口或排污管,尤其是头发较长的女性。

不会游泳的人:应该使用救生圈、救生衣等各种帮助漂浮的装置,避免单独进入深水区域。禁止饮酒和服用药物后游泳或监控儿童游泳。

对患有癫痫、自闭症的儿童以及长QT综合征(游泳易触发严重心律失常)等涉水高危疾病的人群,不建议进行游泳或涉水相关活动。

海上游玩别冒险

防溺意识要加强

海水淹溺多出现在海滩游玩,从事海洋水上运动或活动以及海上工作时意外落水和海难事故等情况,抢救难度大,但可有效预防。因此,喜爱并选择海上活动首先应该学会游泳和掌握海上安全及生存知识、技能,参加学习心肺复苏课程。使用救生装置,无论是海上旅游观光(乘坐小型轮渡)、工作还是从事海上运动(摩托艇、香蕉船、帆板、帆船等)都必须熟知在何时正确穿戴救生衣,学会使用非充气式的漂浮救援装置(救生圈等)。

在海滩游玩时,应注意海滩的各种警示标志和救生员的各种语言、声音(哨子、广播等)和旗语等的警示,及时发现海滩的异常状况,避开离岸流。只在有救生员(经过规范培训认证,参加过心肺复苏培训)的海滩游泳、戏水。

特别重视对儿童或不会游泳者的监管和看护,保持高度的专心,避免任何分散注意力的行为,例如打电话、进食、游乐等,监管者必须学会心肺复苏。对于不会游泳的儿童,要实施可触及监管,即手随时可以触及到儿童。

此外,应避免接触各种类型的水母和颜色鲜艳的海洋生物。

特别强调的是,要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有饮酒、服用药物、涉水高危疾病或个人状态不良时应该及时暂停海上活动。

溺水情况早识别

应急救治要科学

对于发生溺水的患者,现场急救至关重要。

第一,应该及早发现和识别出现溺水的个体,并启动应急系统。

当发现个体出现泳姿异常、拍水挣扎、头部在水中异常起伏或头面部朝下静息漂浮时,应该考虑溺水发生,需要立即通知附近救生员或拨打报警/急救电话,组织现场人员开展救援。

第二,评估现场安全,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帮助溺水者脱离水体。

江、河、湖、海以及溪流等自然水体的水下情况十分复杂,盲目下水可能造成进一步的伤亡。因此,施救者应该在通知专业救援队伍之后,利用附近的船只、可漂浮物体和可及的救生圈、竹竿、树枝、绳索等救生装备进行救援。对被卷入离岸流的个体,应该指导其向与海岸平行的方向移动,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救援,禁止直接就地入水施救。

对于泳池、园林、鱼池、水库等人工水体,水下情况相对简单,可在充分利用救生装备无效的基础上,考虑(但仍不推荐)直接下水游泳至溺水者处,安全接近溺水者,从其背侧实施救援,避免被其抓抱而产生意外。

第三,帮助溺水者脱离水体后,正确实施急救。

对清醒的溺水者,在脱离水体后需要监测病情,注意保温。对失去意识或者意识不清的溺水者,应迅速判断呼吸和循环征象(脉搏、肢体活动、发声等),若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应该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并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按压、通气以及电除颤)直至患者恢复心跳(清醒、出现自主动作等)或专业人员到达接手。附近有腹部提压心肺复苏仪等急救设备时,应迅速取来实施急救。

第四,对于明确溺水的患者无论病情轻重,均应常规到医院进一步观察、诊疗,防止潜在或后续损害健康损害。

只要大家有足够的警惕性积极参加游泳和急救培训注重涉水安全和生存的教育重点看护好儿童及高危人群并且能够在现场开展及时、科学的急救就能够有效预防溺水的发生并减少其伤害

来源:湖北应急管理综合健康中国、学生安全教育平台等

(见习编辑 杨紫妮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