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对于槟榔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在国外一些国家,槟榔的管控却比较严格。比如,如果你携带槟榔进入土耳其,很可能会违反当地法律,身陷囹圄。
槟榔,在土耳其被认定为“毒品”
近日,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官网发布通知,提示“中国同胞切勿携带槟榔入境土耳其”,并称近期已有多名中国公民因此被捕。
通知表示:
近期,多名中国公民,包括台湾同胞,在乘坐不同航班入境土耳其时因携带槟榔被捕。根据土耳其法律,槟榔中所含槟榔碱因具有致幻性而被认定为毒品。有关案件正在审理中。郑重提醒,请中国同胞切勿携带槟榔入境土耳其,以免违反当地法律身陷囹圄。
此外,除了土耳其,澳大利亚也将槟榔碱列为第四级毒品、处方笺用药,同时禁止运输槟榔进入澳大利亚。
槟榔,在国内却一直被当作食品!
医学上常说: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尽管槟榔有害健康已经是常识,但依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警惕。
目前,在国内,槟榔一直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销售。而且,槟榔行业尚无国家标准,相关的法规,也基本上寥寥无几。
2019年,在广泛争议和舆论压力下,槟榔种植大省的湖南,才出台了第一份行业“禁令”——《关于停止广告宣传的通知》。不过,这份《通知》更多类似一份倡议,对协会成员有一定效用,但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这对全国各省份及槟榔厂商没有一定作用,根本无法撼动槟榔行业现状。
相对地,嚼槟榔危害身体健康却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早在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黑名单”,与砒霜等同列为一级致癌物。
对于致癌原因:首先是槟榔里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形成的亚硝基,是明确致癌的化合物;其次槟榔较硬,咀嚼时易对口腔黏膜造成机械创伤。
2018年,据武汉晚报报道,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接诊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大幅增长,2608例患者都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主任周刚教授的统计显示:2016年,该院接诊此类患者1119例;2017年,接诊1489例。病历显示,患者年龄集中在20岁~30岁,最年轻的患者才16岁,均有嚼食槟榔的习惯,从咀嚼槟榔到发病,时刻最短的才两三个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官网刊文指出,2018年4月,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国疾控中心曾调研湖南省群众咀嚼槟榔和口腔癌的现状,当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内,50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史。
湖南省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南大学口腔癌前病变研究所所长翦新春教授做了《湖南咀嚼槟榔致口腔癌的初步概况》的报告。翦教授表示,湖南省是中国大陆最大的槟榔加工、消费基地,槟榔的消费水平几乎与香烟并列。过量、过长时间的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威胁极大。
备受争议的槟榔,为什么还在卖?
1. 对槟榔的依赖性
许多咀嚼槟榔的人认为它可以增加能量,提神。槟榔的这种“神奇功效”可能是由于它所含的天然生物碱造成的,同时还会让人产生依懒性。
2019年9月12日,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俞光岩教授做客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直播栏目《人民名医》时,俞光岩谈到:
“槟榔里的槟榔碱,对交感神经系统有兴奋的作用,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提神的作用,比如司机这个职业,他们在开车的时候容易犯困,停下车,也不下车,而是通过咀嚼槟榔来提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俞光岩指出,槟榔主要的成分是槟榔碱,槟榔碱是世界卫生组织所认定的一级致癌物,可以使得口腔黏膜下的纤维性变,有一部分病人会就发生口腔癌变,最后导致口腔癌,影响生命,也影响口腔的功能和外形。所以医学界一致认为,槟榔和口腔癌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 背后有巨大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槟榔行业背后有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年产值。
2020年9月,一项由第三方机构发布的《2020年中国槟榔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湖南嚼食槟榔的人口比例已接近50%,全国槟榔产业年产值达400亿元,其中湖南占了四分之三,年产值达300亿元。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湖南口味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陈义在腾讯新闻视频节目中提到,目前槟榔产业还处于快速发展期。目前槟榔产业年均增速超过30%,未来这个行业至少将达到千亿元级的市场容量。
2020年10月,海南省政府官网刊登的文章显示,海南槟榔成“金果”!槟榔是海南极具地方特色和优势的重要热带经济作物,是省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的“三棵树”之一,预计全省年产值可达146.8亿元。
2019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方案第二部分“具体行动”第三条提到:在有咀嚼槟榔习惯的地区,以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健康的危害为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口腔健康检查,促进牙周、口腔黏膜病变等疾病早诊早治。
我国虽然没有明令禁止,但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还请戒掉咀嚼槟榔的习惯!
为了健康,少碰槟榔!
来源:健康时报
(见习编辑 杨紫妮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