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如何进行身心调节?——疫情常态化心理调适④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蒋俊华)新一轮疫情,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呈蔓延的趋势,“德尔塔”病毒具有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加快,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治疗时间长的特点,还可能存在免疫逃离的现象。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节奏,情绪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现焦虑、郁闷、恐惧等。8月26日,咸宁人民广播电台《健康咸宁》采访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理治疗师刘妮云老师,请她从心理学角度教教大家,如何做好身心调节?

▲点击听音频

▲刘妮云,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理治疗师,咸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

一、刘老师,面对疫情普通人群常见的心身反应有哪些?

1、生理上的反应:敏感于自己的各种躯体不适,达到疑病状态,如失眠焦虑、发热烦躁、头晕头痛、心慌胸闷、血压变化、恶心呕吐等各种躯体不适感。

2、情绪上的反应:紧张恐惧、焦虑无助、悲观抑郁、易激惹、自责愧疚等。

3、行为上的反应:警觉增高及多疑、难以集中注意力、冲动、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或过于紧密、决策力下降、回避、社会退缩、反应迟钝、麻木、酗酒等。

4、认知上的变化:缺少或失去安全感、信任感、控制感、记忆力下降、思维不清晰等。

以上反应在危机事件后都可能会出现,这是人们在非正常情境下正常的反应。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或影响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人际交往,则需要寻求心理支持或帮助。

二、刘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情绪反应有哪些?

面对新一轮疫情的反扑,焦虑多疑,惶恐不安,愤怒暴躁,抑郁悲伤,恐惧害怕,盲目乐观,无助感,经常抱怨,对其他事情缺乏兴趣,闷闷不乐,无法开心起来,甚至是激起对死亡的恐惧,缺乏安全感……,面对这么多的情绪反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对于这种类似于不可控因素而导致的重大自然灾害时人们必然会出现以上某些情绪反应。

其次,我们要正确认识疾病,认识到新冠病毒是可防可控的,平时一定要听官方发布的消息,从官方渠道学习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知识,学习科学的疾病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和家人,接受客观事实,正确认识疫情对人类的影响,真正做到接受疫情防控常态化,改变一些行为和生活方式。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去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如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与家人做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居家娱乐。咱们不妨看看最近载誉回国隔离的奥运健儿们,他们如何应对枯躁单调的隔离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奥运健儿们迅速调整心态,积极阳光地面对隔离生活,孙颖莎的深蹲锻炼,全红婵的卷腹运动……,深蹲、倒立、俯卧撑……。从中可以看到,隔离期间,奥运健儿就地取材,想方设法给自己找点有意义的事做。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疫情隔离期间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除此之外,还可以做点平时有心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例如,在学习方面完全可以集中精力给自己充下电,这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三、刘老师,很多朋友情绪变化了,但他可能还不知道,给大家说说如何识别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

我们在面对应激事件时出现如担心、恐惧、焦躁不安等情绪,其实是人类应对危机时的正常反应,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意识到自己被情绪控制了。有时会因糟糕的心情做出不理智的行为,这时就需要我们学会觉察自己的体验和情绪,明确地告诉自己“我现在很不舒服”、“我很害怕”、“我有些烦躁”,当情绪被觉察后,它的破坏力被瞬间降低了。发现坏情绪后要正视它、接纳它,并允许它的存在。

四、刘老师,请分享一些做好自我防护方法?

充分的倾诉和倾听,分享和互动,不仅可以疏导情绪、缓解焦虑,还可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例如,奥运健儿们各种花式健身视频分享,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隔离生活,分享了他们的居家健身技巧。交流和分享体验有利于获得理解,降低“病耻感”,并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

当你发现自己尝试了各种方法而自我调节无效时,一定要寻求专业帮助,除了去医院就诊外,也可以在网上寻求帮助,现在很多医院医生都在网上开通了心理咨询援助,比如我们咸宁市有团市委的12355心理援助热线,咸宁市精神卫生中心咨询热线和咸宁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热线等等还有省里国家的一些援助热线都可以寻求帮助。

疫情当下爱护好自己,做好身心调节,带动家人及周围的人正确认识,积极防范,科学管理,提高身心免疫力,使自己保持身心健康,就是我们为抗疫作出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为国家抗疫做贡献!最后让我们一起共抗疫情,爱国力行!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