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香,茉莉香,比不上江南的桂花香……”在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的咸宁,几乎男女老少都会哼唱《江南桂花香》。
咸宁是我国五大桂花产区之一,各县市区都有桂花踪迹,尤以咸安区桂花镇最为著名。秋日,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有桂花盛放,大街小巷桂香四溢,令人沉醉。
湖北咸宁咸安区桂花镇柏墩村村民喜收桂花。叶晓宁 摄
赏桂花 老树新生
初秋,淅淅沥沥的小雨中,记者来到咸宁市咸安区桂花镇桂花源风景区。沿着湿漉漉的青石台阶拾级而上,路旁桂花树叶片间已经冒出星星点点的米黄色小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一般而言,9月中下旬是本地桂花开放的时节。”桂花镇文化站站长吴剑介绍,只有在气温适当、雨水充沛的情况下,桂花树才会开启花芽。
咸宁市桂花栽培历史悠久。大规模人工种植桂花则始于明代,盛于清代。
新中国成立后,桂花镇的祝隆运、顾兆远等5位六旬老人,利用扦插技术,打破了桂花一年长一茬、20年才开花的习性。1966年,桂花镇的桂花数量已增长到20万株,年产鲜桂花10万斤。5位老人也被尊称为“桂花老人”。
如今,咸宁的桂花资源位居全国前列。全市有约10万亩桂花种植面积,现存树龄百年以上古桂2000余株,占全国的90%以上。2000年7月,经原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审定,咸安被命名为“中国桂花之乡”。
桂花源风景区内就有一个占地近500亩的古桂林群落,有桂花1万余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的200余株。夫妻桂、姐妹桂、祖孙桂,或相依相拥,或并肩而立,姿态优美,令人啧啧称奇。还有一棵“瑶台桂母”,状如巨伞,虬枝纵横交错。向导介绍,这株桂树已有800多岁。
“我们为珍贵的古桂制定了抢救方案,安排专人维护和保养,让老树焕发新生命,继续带来芬芳。”吴剑说。
湖北咸宁咸安区桂花镇村民行走在桂花林中。陈传舟 摄
食桂花 唇齿留香
在咸宁,桂花开花前有一段典型的低温湿润气候,当地人称“冻木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咸宁的桂花质量上乘,花朵色黄、瓣大、肉厚、香浓。
“桂花是药食同源植物,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吴剑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咸安区生产的桂花酥心糖、桂花糕、“淦水牌”桂花酒、桂花蜜酒和桂花浸膏等产品就打出了名气。近几年,新开发的桂花米酒、桂花露等饮品也备受欢迎。
在桂花镇大屋雷村,55岁的雷夕举已经从事桂花酒酿造工作20多年。这是一项祖传的技艺。眼下,他正在清洗家中的7个发酵池,为酿酒做准备。
金秋时节,桂花飘香,家家户户开始打桂花。男人撑着竹竿在树上打花,女人围着树接花,配合默契,朵朵归仓。
“打桂花要用巧劲,桂花树中央的枝条,要上下用劲打;靠边缘的枝条,要往内用劲挑。”雷夕举说。
打下桂花并晒干后,便可以酿酒了。桂花性温、味辛,浸酒内服,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瘀的作用。桂花酒微甜又带着桂花香,是老少皆宜的饮品。每年中秋节到春节前后,雷夕举家的桂花酒都供不应求,卖到湖南、广东等地,帮助他年均增收3万多元。
近年来,咸宁桂花产业经济效益开始凸显。全市现有桂花100万株,年产鲜花约150万斤。通过发展桂花生产加工等产业,全市已有桂花苗木盆景、桂花食品饮料等企业450多家,年产值超过7亿元。
品桂花 代代传承
千百年来,咸宁人种桂、食桂、赏桂,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桂花文化。
大屋雷村有900多年历史,至今保留着传统的中秋祭月活动。农历八月十五的傍晚,全村人聚集在村头,献桂花酒,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屋雷村的中秋祭月习俗兴起于清代,通过代代相传的祭月仪式,表达村民们对大自然的感恩、对美好未来的期盼。”73岁的大屋雷村村民雷应佳说,2009年以来,在民俗专家的帮助、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村里逐渐还原了一整套祭月仪式。大屋雷村被授予“中国中秋节俗传承基地”称号。
数百年来,祭月活动逐渐丰富和发展。人们会在庭院中采一束桂花,插于花瓶,和家人围坐一起“守月华”。民间有“月亮长毛,大雨嚎啕”之说。花农通过观察月亮长不长毛,也就是有没有月华,就知道会不会下雨。月亮周围的光环便是月华。
明月高悬的秋夜,让我们品尝桂花糕,小酌桂花酒,对月祈愿——愿桂花丰收,五谷盈仓,阖家平安团圆。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范昊天
(编辑 雷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