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国环境报》刊发对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同志的专访文章《坚决扛起生态大省的政治责任 加快建设美丽湖北实现绿色崛起》。文章指出,湖北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做到“一件一档”、闭环管理,对长江大保护、南水北调生态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紧抓不放、持之以恒推进,始终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文如下:
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湖北省委、省政府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多次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做到“一件一档”、闭环管理,对长江大保护、南水北调生态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紧抓不放、持之以恒推进。
荆楚大地,江湖潋滟,山川灵秀。湖北是鱼米之乡,是长江大保护的主战场,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点。湖北如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长江大保护、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本报记者专访了湖北省委书记应勇。
中国环境报:请问湖北是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给湖北带来了哪些变化?
应勇:湖北是生态大省,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三峡库坝区所在地,肩负着确保“一库清水北送、一江清水东流”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4次考察湖北,高度关切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赋予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要使命,要求湖北“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阐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指出湖北拥有“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的发展优势,要求我们“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时,要求“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实现中部绿色崛起”。我们锚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坚决扛起生态大省的政治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美丽湖北、绿色崛起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
一是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湖北省委、省政府不断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多次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做到“一件一档”、闭环管理,对长江大保护、南水北调生态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紧抓不放、持之以恒推进。将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部署、一体推进,省委十一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都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重要位置,制定出台《关于新时代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加快建设美丽湖北、实现绿色崛起的发展目标。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建立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生态保护领导小组、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等重要议事协调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是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全面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8%。把加强技改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突破口,以创新驱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创建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搭建科技强省“四梁八柱”,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51020”现代产业集群,“光芯屏端网”、大健康、汽车制造等万亿产业集群加速崛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今年1月-9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9%。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碳市场交易规模居全国前列,落户武汉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正式启用。
三是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作为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省份,湖北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强力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17家,全省长江干线取缔非法码头1211个,腾退岸线149.8公里,生态复绿856万平方米,湖北长江干流水质全线提升至Ⅱ类。严格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妥善安置2.37万名上岸渔民。大力实施“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新建、改扩建农户无害化厕所375.9万户,精准灭荒造林209.1万亩,建设乡镇污水治理项目996个,建成垃圾中转站1987座,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四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卫荆楚碧水蓝天净土。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工业源、移动源、面源”三源齐控,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1月-9月,全省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1微克/立方米;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3%。湖北大江大河大湖众多,治污的重点在水、关键在水、敏感点在水,不能出问题的还是水。我们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共治,重点攻坚不达标断面,大力整治214个黑臭水体,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190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率达91.6%,无劣Ⅴ类断面;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稳步打好净土保卫战,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可控。2020年,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我们大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和长江大保护,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优良天数明显增多,黑臭水体明显减少,城市的花园河岸越来越靓,乡村的小桥流水越来越美,生态文明体系逐步完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美丽湖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根基进一步夯实。
中国环境报: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问题,湖北是如何整改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哪些促进作用?
应勇:我们把接受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坚持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检视,作为加强和改进生态环保工作、助力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推动反馈意见全面落实、突出问题全面整改。
一是坚持提升站位,压实整改责任。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14位省领导分片督办,各市县上下联动、高位推进的整改工作机制,切实抓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强化整改责任落实监督,对整改措施不力、避重就轻、敷衍塞责,甚至搞形式主义的,严格追责问责,公开曝光典型问题。通过对移交问题线索开展重点督查,问责干部364人。
二是坚持严实标准,提高整改工作质量。认真对照督察反馈的问题,逐一梳理整改任务,逐一明确整改目标,逐一细化工作举措,实行台账管理,加强调度、会商和通报,落实销号制度,形成整改落实闭环管理,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问责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收兵。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结合起来,力求取得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整改成效。目前,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绝大部分已整改到位,少数问题正在按照序时进度抓紧推进。
三是坚持标本兼治,健全整改长效机制。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推动,组织开展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活动,做到查找问题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坚持把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与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有机结合,推动各类问题一体整改、一起解决。把解决具体问题与普遍性问题、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有机结合,特别是对一些区域性、流域性以及具有共同特征的重难点问题,深化改革、打通堵点、完善制度,形成“长久立”的机制。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是严肃的“政治体检”,推动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湖北干部群众中走深走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树得更牢,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得到更好落实;是全面的“把脉问诊”,推动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科学的“精准开方”,推动了全省高质量发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绿色低碳发展势头正劲。
中央第三生态环保督察组对湖北开展了第二轮督察。我们正严格按照中央督察组要求,大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典型曝光案例问题整改,向党中央和人民群众交一份合格的答卷。湖北省磷矿资源丰富,磷化工基础雄厚,磷石膏综合治理和产业转型升级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最近,我在湖北磷化工产业比较集中的宜昌市召开座谈会,和有关地方、省直部门共同研究湖北省磷石膏综合治理的方向、路径和举措,探索磷石膏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新路,推动磷化工系统化治理、集群化布局、绿色化转型、高端化发展,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迈进。
中国环境报:湖北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长江大保护、坚持绿色发展方向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突出问题?下一步,湖北将如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应勇:近年来,湖北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较好地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但对照党中央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仍然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是调结构促转型的任务还很艰巨。湖北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属于“缺煤、少油、乏气”的能源紧缺地区。我们认真落实“双碳”目标,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但长期形成的重化工占比较高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尚未根本转变,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尚不健全,疫后重振、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对能源消费需求刚性较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任重道远。
二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较大。大气、水和土壤等方面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少数湖库、非煤矿山等所在县市区生态修复保护历史欠账多、治理任务重。湖北长江大保护战线长、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虽然已做了许多过去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但还未达到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陆面系统施治、综合修复的目标。
三是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少数党政干部和企业的生态环保责任落实还有差距,源头严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机制还不健全。全民绿色出行、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方式还未完全形成。环境信息化建设尚不能完全满足环境管理工作需要。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多渠道资金扶持等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市场机制不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渠道和途径还有待拓展。
下一步,湖北将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湖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一是突出低碳转型,推动实现绿色崛起。加快建立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体制机制,有序推进重点行业、地区分批次达峰,建好用好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高水平推进碳市场建设。加快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入拓展“两山”转化通道,不断增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
二是突出长江大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突出抓好长江、汉江、清江和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流域性、区域性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实施保护长江“6+4”攻坚提升行动,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守护好“华中水塔”,为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赋能。坚持精准、依法、科学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集中力量攻克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三是突出制度创新,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继续深化实施生态环保领域重点改革任务,加强生态环保领域地方立法和政策保障,完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加强系统监管和全过程监管,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决不手软,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惩。加快构建全民环保行动体系,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