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支教志愿者宋胜红:为山里娃插上艺术的翅膀——身边的榜样㊱

云上咸宁报道(通山台全媒体记者 邓文义 程思 王贤波 徐微)今年9月,来自深圳的支教志愿者宋胜红跟随深圳作家群来我县参加采风交流活动,期间来到南林桥镇石门小学进行捐资助学。回去以后,这里的孩子们便成了她心头的牵挂,她毅然决定放下所有,只身前往石门小学,自愿当起了国乐老师,为这里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国乐种子。

眼前的这一幕是宋胜红老师正在学校操场上给孩子们上国乐课,孩子们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透露出对宋老师的喜爱,对音乐梦想美好的憧憬。

宋胜红

深圳支教志愿者

我希望让我们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传承,我希望我们的葫芦丝、月光下的凤尾竹能够像萨克斯的回家一样响彻世界每一个角落。我来到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这里洒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够喜欢我们的葫芦丝,葫芦丝它是民族的音乐,而且比较容易学习。

在村级小学,艺术教育是软肋。乐器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但是在农村学校,由于包班教学、教师紧缺与其他一些条件的限制,艺术类课程很难在农村学校开展,更何谈是乐器学习了。宋胜红来到石门小学之后,山里娃就都能抓住自己的艺术梦,常常可以听到悠扬的葫芦丝曲了。

李晶

石门小学教导主任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感觉得到孩子们对民族音乐非常感兴趣,希望宋老师此举能在他们心里留下一颗种子,生根发芽。

阮家献

石门小学校长

给我们学生不仅带来了专业的音乐知识,还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欢乐,也让学生对国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宋老师在支教的这段时间,一直为我们的学生无私地奉献着,我非常感谢她。

宋胜红从最基础的识谱开始教,一节课不行就加课,从一周两节课加到了一周四节课。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现在同学们已经会吹奏《阿里郎》《康定情歌》《金孔雀轻轻的跳》等曲子,难度较大的《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也很熟练了。

阮宇娇

石门小学学生

宋老师教我这个葫芦丝是很喜欢的,因为她上课的时候在教我们的同时又做游戏玩。

张子涵

石门小学学生

钢琴或其他的都是西洋乐器,并没有祖先流传下来的好,我们身为华夏人,对自己的乐器应该有了解,我会继续学,把这些乐器发扬光大。

孩子们从开始对国乐的陌生,到现在的热爱,回家之后也经常主动练习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这让宋老师很是欣慰。

宋胜红

深圳支教志愿者

我带过很多这种音乐班,这个班表现是非常好。我觉得也许是因为这里确实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这些孩子们对音乐的渴望,在他们内心深处是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我是希望这些学生将来能够在通山,甚至咸宁、湖北省展示一下他们学的音乐小节目。

宋胜红说,支教结束后,将由参训的其他3位老师接力培训学生,她也会通过视频方式将教学继续下去。今后如果有机会,她会带着孩子们出去演出,将她们带到更大的舞台上去,让孩子们在灯光的照耀下,开启她们的艺术人生新篇章。

时间过得很快,宋胜红一个多月的支教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孩子们知道后,特别的不舍,十几名学生将宋老师团团围住,师生们紧紧相拥在一起,孩子们以最纯朴的方式,向即将结束支教返回深圳的宋老师送上最真挚的谢意和不舍。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