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沈瀑浪)15日至16日,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和易地扶贫搬迁现场会在咸召开前夕,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来我市集中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专题采访。市委副书记吴晖与媒体记者进行了交流。
媒体记者们对我市精准扶贫情况进行专题采访
新华社、农民日报、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台、楚天都市报等各大媒体记者一行,在崇阳县铜钟乡大岭村精准扶贫点,采访特色小镇打造、生态养殖、生态旅游和易地搬迁的情况;在通山县大路乡新桥冯村富民农业生态园、大路乡孔雀山庄,采访“龙头带动”扶贫模式和“能人引领”扶贫模式;在通城县隽水镇东港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采访了解易地搬迁进展和“基地+贫困户”扶贫模式。
吴晖向媒体记者介绍我市产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
吴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了我市产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情况,归纳咸宁精准扶贫工作为“一、二、三”:即建一个精准的脱贫档案、抓住收入与支出这两个要害;实现收入和支出、家庭状况和公共服务、硬投入和软投入的三个结合。搬迁安置工作突出房屋质量、菜园预留和就业保障三个重点,做到“三个绝不允许”:即绝不允许弄虚作假、绝不允许出现房屋质量问题、绝不允许产生扶贫腐败现象。
“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各大媒体记者对我市精准扶贫工作赞叹不已,在采访中深入挖掘新闻素材,详细了解精准扶贫工作细节和贫困帮扶对象真实情感,表示要全力以赴全方位推介我市精准扶贫工作的经验和成效。
据了解,我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推进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按照“一县一规划,一县一特色,一县一平台”的工作思路,重点培育100亿竹产业、100亿茶产业和100亿油茶产业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以咸安桂、嘉鱼菜、赤壁茶、通城油、崇阳竹、通山石等为主的扶贫支柱产业,形成一个区域以一批特色精品为主导、一个支柱产业以一个企业为龙头、一个系统以一批拳头产品作支撑的产业化扶贫体系。
据初步统计,我市今年脱贫的9.7万贫困户中,有75%—80%的贫困户能够达到脱贫的收入标准;今年出列的60个贫困村中,“九有”标准实现率达到70%。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