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黄益民)一座石桥是崇阳沙坪镇堰市村与通城县华家村之间的重要通道,一次特大洪水冲毁了石桥,在两县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座牢固的“合心桥”被重新建起。
历史上,崇阳县沙坪镇堰市村曾是商业繁华之地,以贸易为基础,堰市村与通城县华家村两地群众交往频繁,横跨在堰市河上的一座石板桥便成了连接两地的重要通道。
石桥最早修建于清同治年间,山洪来袭时,石桥经常受损。在2015年的一场大暴雨过后,石桥再也无法修复。
长期以来交流与融合让两地变得密不可分,堰市村在河对岸有一个村民小组,这个组和通城县华家村的小孩大多在堰市小学上学,在河对岸,堰市村还有400多亩的良田需要耕作,两地多年通婚建立起来的亲戚关系也需要时常走动。
石桥没了,让这一切都变得非常艰难。
崇阳县堰市村 吴宗辉
我生产的田在那边,有上十亩田,我们不会骑车,都要过河脱衣,生产相当不便。
通城县四庄乡华家村一组 张雄方
我们这边学校太远了,小孩全部在堰市那边读书。
为了方便两地群众的交流,以汪海洋为首的当地群众于2016年初向社会募捐70多万元用于桥梁的新建。
为确保工程质量,县政府将桥梁作为灾毁重建项目收归交通部门接手兴建。堰市村民募筹款中的50万元转交通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欠缺资金纳入全县“6.02”灾毁项目。通城县政府也调拨资金40万元用于新建桥梁两侧的护坡。
历时10个月,一座长62米,宽5米的新桥终于建成,当地群众取名为合心桥。
崇阳县沙坪镇堰市村党支部书记 柳大放
桥修通了之后,解决了我们3组的耕作方便,解决了4组学生的上学,再就是两边群众亲朋好友的来往方便。
“合心桥”通车后,两岸群众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合心桥的护栏石板上还镌刻了许多诗词,这些诗词由崇阳、通城两县文人创作,记述着两县同心修桥的故事,以供后人铭记、纪念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