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春第一会”作出了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的重大部署,居于首位的是“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面对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支点建设,最基础的战略支撑就是实现能级跨越。
经济实力是支点建设的坚实基础,能级跨越是增强实力的内在要求。荆州、孝感、黄冈三市GDP突破3000亿元,不仅是经济数字上的突破,更是发展理念的升华;不仅推动了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更加速了全省经济能级跃升;不仅是湖北区域经济格局重塑的标志,更是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省域层面的生动实践。
(一)
发展的根本,靠的是内生动力;内生动力的形成,需要有足够的规模。
湖北长期面临“武汉独大、其他城市偏弱”的结构性矛盾,襄阳、宜昌双双突破6000亿元之后,全省出现“4000亿至6000亿”的空档。荆州、孝感、黄冈GDP率先突破3000亿元,为填补这一空档走出了坚实一步,也将成为全省扩容“万亿级城市”的后备军。
从时间上看,GDP从1000亿元跨入2000亿元,从2000亿元迈入3000亿元,荆州、孝感、黄冈三城经济规模实现跨越的用时均在缩短。从城市发展上来看,经济总量大跨越,往往意味着区域更具内生增长动力,城市经济更具韧性,产业集聚辐射能力更强。
这是湖北区域经济能级跃升的里程碑。经济强省都具有一批发展基础好、块头大、势头猛的经济大市、强市。如果说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是我省区域发展的三大“头部城市”,那么经济总量超过3000亿元的荆州、孝感、黄冈则是我省区域发展的“腰部力量”。湖北作为经济大省勇挑重担,坚定不移推进总量能级跨越,不仅要靠“头部城市”引领,还要靠“腰部力量”支撑。只有推动“腰部力量”不断增加、壮大,城市“雁阵”梯队才会更加强健有力,省域经济结构才会更趋均衡。
这是湖北区域协同发展的阶段性成果。荆州、孝感、黄冈均位于湖北的关键位置。孝感、黄冈属于武汉都市圈核心辐射区,荆州是“宜荆荆”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突破体现了这两个“圈”的发展初见成效,尤其是通过产业链分工、交通互联和要素共享,走出了一条协同发展之路。
经济总量迈上了一个更高“级数”台阶的背后,是当地顺应时势、瞄准趋势、把握态势的奋力攀登。荆州通过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落地,重塑了工业体系,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产业集群,推动传统“江汉粮仓”向先进制造转型;孝感依托武汉都市圈,打造“光芯屏端网”配套基地,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黄冈依托大别山资源,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等特色产业,拓宽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
荆州、孝感、黄冈的差异化产业布局,让湖北的经济格局更加多元化,让湖北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的区域发展基础更坚实,为湖北整体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
城市竞逐,你追我赶,考验的不仅是经济量级,还有产业层级、城市能级。
对于非省会城市来讲,千亿是一个重要门槛。每跨越一个新台阶,不只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更蕴含着城市发展结构的优化、发展能级的质变、发展质量的跃升。
看转型升级。孝感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大突破、大发展。黄冈通过供应链赋能,推动石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同时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坚持传统、新兴、未来产业“三线并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荆州通过引进华鲁恒升、仙鹤纸业、史丹利等百亿级项目,重塑了化工、造纸等支柱产业,实现了从“单极突进”到“多极联动”的华丽转身。
看科技创新。孝感与武汉高校合作,建立了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黄冈通过共建智能科技产业园和“光谷第九园”,导入华工正源、铭普光磁等光通信元器件企业;荆州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促进了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
看开放步伐。三市地处长江中游,经济能级提升将加速湖北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黄冈通过京九高铁融入全国高铁网,拓展了对外开放新空间;孝感依托汉孝临空经济区对接天河机场国际物流,打造国际商贸物流枢纽;荆州通过中欧班列和跨境电商,推动了“湖北造”走向全球,共同为湖北开放枢纽能级提升,融入国家战略通道提供了新动力。
每一步跨越,都是一次不甘现状的超越;每一步跨越,都是通往新天地的前奏。
孝感、黄冈、荆州三市GDP突破3000亿元,预示着自身产业结构的优化,内生增长动力的增强。一旦成为“增长极”,就会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向这些地区集聚,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增长极”的发展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
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仅立足局部和当前,更着眼全局和长远;不仅关乎经济发展、效率提升,更牵动共同富裕、社会公平。
湖北长期存在“东强中弱”格局。三市经济规模突破,标志着湖北正进入“多极驱动、全域提质”的新阶段。以区域协同破解不平衡难题,以创新开放突破增长天花板,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能级的系统性提升,将为支点建设提供更强大的支撑。
要在区域发展上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更好服务带动其他地区发展,必然要求各地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
当前,湖北发展进入跨越赶超关键期、转型升级突破期、内生动力迸发期、枢纽地位重塑期、干事创业黄金期。以更大的魄力闯,以更足的勇气拼,敢与好的比、敢与快的赛、敢与强的竞高低,支点建设才会质效更优、后劲更足,能级提升才会更加稳固、更具韧性,湖北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才会更加稳健、更加坚实。
来源:湖北日报
一审:王辰琛
二审:刘思祺
终审: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