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致富路上茶为媒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赤壁市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加速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来抓,茶业成了目前很多镇村脱贫致富的法宝。

timg.jpg

积极筹资建园

近日,记者在赤壁市官塘驿镇御屏山村茶叶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在积极补种优质茶苗。

“御屏山村茶叶基地占地面积600余亩,茶苗皆采用中茶一号,生长周期短,茶树3年就可满园。”该市茶发局茶叶专家雷该翔介绍,茶园的建设,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为赤壁市茶企业提供优质茶源,助力茶产业迅速发展。

timg (1).jpg

△网络配图

去年,赤壁市利用村级财源新建茶叶基地,在车埠、新店、中伙铺等6个乡镇10个村,通过茶产业扶贫的办法建成茶叶基地10个,共计面积1427亩,与88户贫困户签订了脱贫协议。

如何筹集资金?该市精准扶贫指挥部多方施策,由茶发局负责牵头实施,首先把建园资金控制在每亩4000元以内。资金来源一是群众投工投劳,二是扶贫资金,三是扶贫村对口单位支持解决不足部分,四是按市里有关政策进行奖补,五是组织部门的村级集体经济建设资金。

目前,已建成的1427亩茶园,预计3年后开始收效,5年丰园。签订协议的88户贫困户,5年期间在基地就业,人均增收4000元;5年后自己承包茶园,按照每人承包5亩算,人均年增收过万元。

该市去年还指导8个乡镇14个村94户贫困户自建茶园508.7亩,落实“七个一批”茶产业扶贫奖补资金45.7万元。所有的贫困户基本是零投入,前期就业、后期承包零风险,基本解决了长期脱贫难题。

技术指导先行

去年底,记者在车埠镇芙蓉村茶苗圃基地看到,新引进的1000万株优质茶苗已经全部插完,大部分茶苗覆盖了一层塑料薄膜,几位工人正在茶叶专家的指导下补苗、浇水,预计明年可出圃茶苗850万株。

timg (2).jpg

△茶苗圃基地(网络配图)

雷该翔告诉记者,近段时间,天气寒冷,雨水又多,该局组织专家,先后到赵李桥、茶庵岭、车埠等茶叶生产重点镇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茶叶生产人员及贫困户掌握冬季茶叶生产关键技术。

记者了解到,由于贫困户中90%的人没有接触过茶叶,对茶叶种植、管理技术等十分担忧。该市精准扶贫指挥部专门组织茶发局专家,给予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对村级集体建园与贫困户自建茶园的,从建园选址、建园方案、品种搭配、苗木种植、苗木管护全面跟踪服务,并在全市分成3个大组,责任到人,给每一个村和自建园户制定详细的日常管理方案,提高茶业种植户的科学种茶水平。

劳力入股增收

1日,赵李桥镇蓼坪村贫困户黎小平领到了3200元工资,高兴地说:“去年就近在茶叶基地务工4、5个月,能赚七八千元,今年能过了舒心年了。”

黎小平是廖坪村的贫困户,丈夫因病去世,两个孩子在市内打短工,自己因病不能干重活,只能在家种几亩地勉强生活。一年下来全家所挣不过几千元。

廖坪村类似黎小平这样的贫困户还有11户,如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镇、村干部以及茶发局领导通过深入了解,廖坪村周边的茶叶种植大户、茶叶企业多,可以通过牵线搭桥帮助就业。

timg (3).jpg

△村民忙采茶(网络配图)

“但光就业也不够,他们得不到长期的保障和照顾。”该市茶发局局长李新华想了个办法,“干脆叫劳力入股,凡是与贫困户签订就业并确保年增加务工收入5000元以上的企业和大户,都享受一定的奖励政策。”于是,廖坪村12户贫困户全部以入股的形式,将劳力得到了有效的转化,确保贫困户依托茶产业增收脱贫。

廖坪村以劳力入股的模式试点成功后,该市迅速在全市推广,为贫困户和茶企种植大户牵线搭桥。目前,已在全市8个乡镇14个村共计完成了128户贫困户的牵线搭桥工作,成效明显。 (记者 黄柱 特约记者 童金健 通讯员 汪仁敏)

来源:咸宁市人民政府网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