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编辑报道)23日,2017年度2月荆楚楷模光荣榜在湖北日报发布,15人上榜,我市崇阳县铜钟乡农村福利院院长位列其间。
湖北日报讯 经全省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荐,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组织评审,“荆楚楷模”2月上榜人物名单揭晓,本报今日予以发布。
吴国正
崇阳县铜钟乡农村福利院院长
怀善心,献真情,深爱孤残老幼
当院长,作赤子,大书华彩人生横批:爱岗敬业
湖北省楹联学会 郭省非 撰
吴国正今年57岁,1979年入党,任福利院院长21年。他与院民同吃同住,把一个上有96岁老人、下有4岁幼童的50多口人的大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
2010年腊月廿八,77岁的孤寡老人黄靖侯心脏病突发,吴国正把他送到乡卫生院急救,又转到县医院治疗。吴国正始终守着老人,医护人员一直以为他是家属。最终,老人离世。三天三夜没合眼的吴国正又用板车将老人遗体运回老家。
为提高院民生活质量,吴国正带领有劳动能力的院民,开荒15亩,种植玉米、红薯、黄豆等,每年还养猪30多头。每逢70岁以上老人的生日,院里特设生日宴。对生病的院民,吴国正开“小灶”,为他们配制营养餐。
毛兰成
空军上马庄干休所老战士报告团副团长、武汉市洪山区“五老”报告团团长
关怀社稷,倾注豪情,每仗“电驴”传理念
歌颂人民,亲临学府,全凭“故事”播强音
横批:红色人生
湖北省楹联学会 姜彬 撰
毛兰成退休后,骑着电动车义务为5万青少年作了8000余场次报告,他以讲红色故事为主,极具感染力。2015年,他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
多年来,毛兰成不讲条件、不计报酬,每周乘公共交通,往返东西湖几所学校和洪山区一些单位,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到武昌区作报告,一般他都不让派车接送,而是骑电动车前往,被称为“电驴”上的演讲者。
他的信条:讲自己所信的,做自己所讲的。教育不仅是言传,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激情感染激情。
肖祖红
黄石市爱心满园义工协会负责人
爱慧常存,宏愿行公益
贤能不蔽,寸心尚国风
横批:爱心满园
湖北省楹联学会 王娟 撰
爱心满园义工协会拥有400余名专业义工,自2008年创办以来,在肖祖红的带领下,先后为1000多名孤寡老人,1000多名留守儿童、贫困学子,200多个贫困家庭提供爱心援助,总计捐款70余万元。
肖祖红还组织开展青少年关爱项目研究,打造《童话剧场·快乐成长》公益项目,主要针对7至12岁儿童开设系列主题体验课。该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铜奖,入选中国社会创新百强项目,在中国第五届慈展会上,受到很多基金会、社会组织青睐。
宋伟庆
国网湖北黄龙滩电厂运行分场操巡班班长
保电网克难关,业务堪称典范为民生
爱岗位,丹心守护光明
横批:国网楷模
湖北省楹联学会 崔鲲 撰
每年春节,宋伟庆都要远离家人,守护在数十公里外的发电厂房值班;迎峰度夏期间,值班室就是他的“家”,随时应对突发事件。他用心血和汗水,成功化解了一起又一起设备缺陷与安全隐患,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000天。
他还是技术能手,申报的“一种水电站用警示灯”“一种水电站防触电螺丝刀”“一种电力防误操作接地线”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在柬埔寨,他曾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后遗留的雷区中巡线,成功排查多起输电线路故障,多次正确处置柬埔寨电网震荡事件,获得柬埔寨政府好评。
宋德学
南漳县李庙镇赵店完全小学老君店教学点教师
树范德山,一人一校教孩子
擎灯学海,当父当妈护幼苗
横批:模范园丁
湖北省楹联学会 万峥嵘 撰
40年来,他在海拔1400多米的8个最偏远教学点辗转任教。在银洞沟任教,每天上完课,他护送18个孩子回家,背他们过险沟,穿山洞;在破山口,每到开学,他翻山越岭90多里山路,连夜将学生的新书打捆挑回来,一担书100多斤重,压得他双肩红肿,走得脚底打血泡;在老君店,因为缺水,他每天爬坡到2里外的水坑去挑水,一挑就是10年。
如今59岁的他,“一人一校”继续守护10个留守儿童:既当老师又当爸妈,走下讲台上灶台,走下灶台上“哨台”。他教过2000多名学生,30多个辍学又被他感召回校,100多人考上大学走出深山。
祁万新
远安县花林寺镇龙凤卫生室村医
医民无数,垫费万千,问境界何高?一生道德践行者
济世良心,悬壶天职,叹情怀之朴!百姓健康守护神
横批:医者仁心
湖北省楹联学会 阙东明 撰
他扎根深山46载为民看病,把患者当亲人,开的药方平均不超过30元,还持续20年为贫困患者垫付药费。
祁万新18岁行医。龙凤村600余人,就他一名医生。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因地处偏远,村民贫困,祁万新挖空心思想着怎么用最便宜的药把病治好。
他家里有许多发黄的本子。“有人交不起药费,在我这里拿药先记账,不知不觉就记了一大摞。从上世纪80年代到新农合实行,家里攒了20多个这样的本子。”祁万新说。
刘萍
荆州市沙市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部检察人员
当国学社工,创论坛,编报纸,致力文明建设
倡和谐风气,传美德,净心灵,拓宽公益思维
横批:求真务实
湖北省楹联学会 夏爱菊 撰
去年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刘萍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成为“国学社工”前,刘萍是北京交通大学的一名国学助教。多年来的国学熏陶,让她萌生了通过从传统美德中汲取养分,对社会风气、家风、子女教育等问题进行专业引导的想法。
2014年,刘萍和丈夫一起返回家乡荆州,创办荆州市清源书院,成为一名专业国学社工。他们走进家庭、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心理援助、法律援助等活动,发起各式各样微公益活动,受众超过8万人次。
卞雪松
湖北威丰粮油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愿拨云霾,做奉献人模范
苦经风雨,救自闭症儿童
横批:撑一片天
湖北省楹联学会 姚泉名 撰
卞雪松今年51岁,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2011年发起成立全省首家自闭症互助协会。
2001年,他创办荆门市东宝人和高级营养油厂,开始生产核桃油等核桃系列产品。当第一批合格产品上市时,他就为市特校捐赠了价值4000元的产品。非典期间,他又为一线医护人员捐赠了价值8000元的核桃油。2001年至今,他累计捐赠款物达10多万元。
卞雪松的女儿是一名自闭症患者。2011年,他发起成立协会,多次举办家长培训,并带领自闭症患儿走进社会,举办自闭症患儿潜能运动会等,开展自闭症儿童救助公益行动。
易小涛
程潮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分公司甲工区丙班值班长
矿选场中,长存敬业心,涛平声且劲
球磨工里,更炼超群艺,草小色犹浓
横批:吴都工匠
湖北省楹联学会 邹立 撰
易小涛今年43岁。工作22年来,他对操作精益求精,2010年、2012年武钢资源集团第八届、第九届职工技术运动会,他蝉联球磨工技术状元。他建立了职工技术交流的创新工作室“小涛茶吧”,开设技师课堂,每周为班组职工讲授球磨技术操作技能。
作为班长,他始终把职工冷暖放在心上。20多年来,他到班组职工家访3000余次,为职工解决工作、家庭问题1000余件,为困难职工申请救助金10万多元。他所带领的选矿分公司甲工区丙班,连续5年荣获武钢特红班组荣誉称号。
朱凤云
孝昌县花西乡三集村村民
夫亡叔逝公瘫痪,凭弱女撑持漏屋一双手
衣暖食温汤药周,尽孝心照料病床十五年
横批:至孝至善
湖北省楹联学会 巴晓芳 撰
朱凤云今年62岁。中年丧夫后,她不离不弃,15年如一日,照顾瘫患在床的公公。
公公因家庭变故,3个儿子相继去世,老人受不了打击,瘫痪在床。不论住院、在家,朱凤云始终坚持照料老人。她一个星期至少为老人洗2次澡,及时为老人换洗衣被,老人的床总干干净净。老人大小便失禁,夏天还好点,清洗方便,一到冬天下雨、下雪天,一天换洗几次,家里就堆满衣物。
有人问朱凤云:“15年了,你累吗?”她回答:“习惯了,伺候老人,是做后人的责任。”
2016年10月,她被评为“孝昌县10大孝子”之一。
张基本
武穴市邮政局四望支局乡邮员
山路奔行,有乡民惦记,不畏崎岖超皕里
创开邮务,兼流动商场,总将便利送千家
横批:大写人生(注:皕 bì。即两百之数。平均每天往返121公里,即242里。)
湖北省楹联学会 皮治洪 撰
2000年,35岁的张基本是一名乡邮员。17年来,他甘守清贫,走破30多双解放鞋,投递行程达68328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7圈;投递邮件报刊800多万份,处理疑难信函3200多件,复活“死信”3200多封,投递准确率100%。
张基本总是主动与农民朋友拉家常,宣传邮政各项业务。在他身上有一本破损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着村民的姓名、住址及交办的事。哪家有点积蓄想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基本,垄口村田华老大爷说:“基本可是我们村里最惦念的人。”
叶星梅
广水市李店镇迎春村妇代会主任、黄金村敬老中心负责人
姐妹毅然接力,敬老孝亲,梅香梓里;
夫妻最是同心,创新行善,星耀中华。
横批:敬老先锋
湖北省楹联学会 柯丹 撰
2011年,叶星洲创办黄金村敬老中心。2015年叶星洲病逝,妹妹叶星梅毅然接过重担。
此时,她是邻村迎春村妇代会主任,不少人劝她别自找苦吃。她说:“认定了就要干下去。”老妈看她不容易,也来到养老院,帮着做饭洗衣。
姐姐创立的“妇女之家”,叶星梅更是精心打造。她将村里40多位留守妇女送到北京培训,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定期为养老院开展服务;新建一座8000册图书的亲子图书阅览室,让留守儿童看书绘画、学习,与在外的父母视频通话;孩子们经常在养老院表演节目,为老人们制作贺卡,带来欢乐。
赵朝阳
恩施州纪委副调研员(州纪委扶贫工作队队长)
拼力相扶,以心相济,手牵贫困,脚印深深开富路
迎难而上,择重而担,眼向文明,情怀耿耿创新风
横批:扶贫开道
湖北省楹联学会 曹克定 撰
2011年3月,赵朝阳受州纪委派遣,到巴东县大支坪镇耀英坪村开展扶贫和“三万”工作,2013年又到该镇药会坦村继续从事此项工作。2014年底进驻巴东县大支坪镇尚家村。
6年来,他先后在耀英坪村种烟叶、在药会坦村种辣椒、在尚家村种茶叶,帮百姓脱贫,还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办事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问题。
6年来,赵朝阳累计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上万元,撰写民情日记20多万字,由他负责的“三万”工作队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
邵艳华
湖北万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黉门学艺,都市取经,不畏千条求索路
技术创新,农耕革旧,终能一遂报恩心
横批:情系故乡
湖北省楹联学会 陈佐松 撰
2005年,邵艳华从重庆科技学院毕业,在重庆工作。因父亲身体不好,2008年他回仙桃,以父亲的名字创办了一家机械公司。
家乡水葫芦泛滥成灾,村民清理河道淤泥,拔草费时费力。无数次改良和试验,邵艳华的船式除草机终于“下水”。他还对机耕船技术进行革新,为农民解决难题,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生产。
如今,他已有20余项国家专利。他说要研发更多适合农村的机械产品,以此回报家乡。
冯克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教授
五纪临床,医称圣手缘无逸
一生探奧,药胜金丹贵有恒
横批:济世救心
湖北省楹联学会 罗积勇 撰
50年前,她牵头开展中国首个中药人参三七心血管疾病应用研究,2016年12月开发的“复方丹参滴丸”成为全球首个圆满完成美国FDA三期临床试验的复方中药。她就是冯克燕,92岁高龄,已从医67载。
冯老朱颜鹤发、精神矍铄,除门诊外,她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在书房里度过。她常说:“跟专业比起来,我永远不及格,我只是59分的教授,要坚持学习。”在她看来,病人就是“老师”。因此她坚持到门诊坐诊,和病人交朋友,耐心倾听病人诉说。她说,把患者当老师,活到老,学到老,乐在其中。(记者 陈会君 通讯员 王甜甜)
来源:荆楚楷模网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