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沈瀑浪 胡三华)2016年通城县遭受5轮强降雨袭击,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其中水利设施损失达2.3亿元。面对罕见的灾情,通城县积极推进水利投入机制改革,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全力修复水毁工程。
2016年7月 5日,通城县遭受特大暴雨的侵袭,位于通城县四庄乡的青草岭水库泄洪时溢洪道陡坡段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一度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汛期刚过,该县就筹资280万元对该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近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溢洪道陡坡段山体滑坡处已基本完成了前期清理工作,工人师傅正在进行垒砌加固,水库库容也已经腾空,施工人员正在大坝左侧坝肩重新建设一条新的溢洪道。
像青草岭水库一样,截止到目前,通城县已经高效率完成了水库除险加固、农田水利设施改造、中小河流治理、高标准农田改造等3384处工程,完成投资2.6821亿元,占全年灾后恢复重建计划的87.6%。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如此繁多的工程,破解资金筹措瓶颈是关键。
通城县委副书记杨修伟介绍,他们的主要做法是,通过明晰所有权、放开经营权、放开建设权,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田小型设施建设,推进和深化农田水利设施的监管体制改革。
目前,该县已形成多渠道筹措水利建设资金模式。一方面通过向上积极汇报灾情,争取水利项目和灾后重建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县里调拨救灾资金,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能人投资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同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受益群众投资投工,向项目村和受益农户筹资筹劳投入水利建设。
杨修伟表示,他们将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剩余的480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确保完成投资的3.1亿元的目标建设任务。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