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清明节嘛?看这里!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北京时间4月4日22时17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清明。此时节,我国南北气温普遍回升,杏花微雨,桃李争艳,天下皆春。

 

据《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在春分后半个月,此时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杨柳垂丝,绿草如茵,满眼春意。尤其在我国江南,清风细雨构成一幅诗意清新的民俗水墨画。

 

“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曰明”,清、明二字叠加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天地之间,纤云四卷,清风吹空,光影四射,温暖晴和。“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形容词。

 

 

清明农谚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

 

清明三候

古人把清明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就是说在这个时节先是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上河图

 

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的热闹情景。在这一画卷中,画面人物就达550多人,牲畜50余头,船20多艘,车、轿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况,可见一斑。

 

清明的习俗

宋代赵令畤的《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写道:“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清明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落花缤纷,正是惜春时节。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春秋时的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传说是在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

清明作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除了祭祀先人,各地还有插柳、踏青、放风筝等习俗。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赏玩春色,也算是转换心情的一种方式。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

 

清明的食俗

清明的节令点心有青白团子和桃花粥。因清明与寒食相连,需祭祖、禁火,所以江南民俗在清明时食用青团、熟藕。这些食物用当季的时鲜野蔬和江南特产为原料制作而成,特别是桃花粥,尤为爱美女性所青睐。

 

清明也是食材极为丰富的时节,富春江的鲥鱼进入一年中最肥美的时刻,蒿菜、芦笋、椿芽、荠菜等春菜也纷纷登场,成为当令时蔬。

根据杭帮菜图书《廿四节令菜点》,清明当令食材为蒿菜、螺蛳、鲥鱼、芦笋、春芽、荠菜,节令菜肴是酱爆螺蛳、香椿煎豆腐、酒酿蒸鲥鱼。

 

“清明螺,赛过鹅”,清明吃螺蛳是杭州人的传统食俗,酱爆螺蛳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代表菜肴。这里说个小窍门,养螺蛳时滴几滴菜油,更容易让它吐尽体内的泥沙。

 

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屋瓦上发出的滚动声据说还能吓跑老鼠。

 

清明养生:养阳祛湿,多动忌静

 

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也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易“上火”,饮食上要多吃解热、降火的食物,故不宜进食竹笋、咸菜、鸡、海鱼等“发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尽量少吃荔枝、龙岩、榴莲等性热的水果和咖喱、辣椒、花椒等辛辣的食物。适当选用有败火功效的苦味食物。

 

 

清明时节宜“被发缓形”。“被发”就是指该生发时就不要有约束。要让头发随其披散着,以此适应生发之机。“缓形”就是在形体上也不要有约束,穿着宽松的衣服。要多“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

专家提醒:清明时节,虽然天气渐暖,但气温波动大,早晚仍较凉。外出游玩时,要注意添衣保暖,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累,最好随身携带感冒药物;注意防花粉过敏,在花粉多的场所,可戴上眼镜和口罩,做好防护;多喝水,注意饮食卫生,不要随意采摘鲜嫩的野菜。


来源:新华网

(编辑 袁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