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沈瀑浪 朱微兮)从2014年我国开始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起,我市上下始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三年的努力,我市精准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成绩单
【成绩单】三年来减少贫困人口20.5万人
截止到2016 年12 月31日,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全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38.3万人减少至17.8万人,减少20.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5%下降到8.1%;贫困村由192个减少至124个。
这组闪亮数据的背后,是一家家被帮扶贫困户生活状况的大大改善,是一个个被帮扶村村容村貌的焕然一新,也是一处处被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内生动力的明显增强、发展速度的显著提高。
为确保如期脱贫,我市构建军事化作战体系,将全市划分两大片区和六大战区,组建驻村工作队909支,实现了对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严格落实在年度预算中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要求,并通过统筹整合确保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2016年,全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亿元,统筹整合精准扶贫资金18.2亿元,启动扶贫项目1567个,受益贫困人口162370人,覆盖率68%。截止到今年5月,已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04亿元,启动项目800余个。
贫困地区要“拔穷根”,必须“输血”与“造血”并行,通过市、县、乡村、企业各级联动,我市加快产业扶贫力度,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截止到目前,全市累计整合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27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23.4亿元,发放奖补资金达2亿元,建成特色专业村181个,共有180个企业与贫困村建立共建关系,兴办企业210个,投资1.5亿元,吸纳贫困对象就近打工超过15000人。
截止到2017年5月,全市贫困村产业基地增加到292个,参与贫困村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达到241个,新规划中药材、光伏、畜禽养殖、蔬菜等产业项目58个。
产业扶贫需要金融作为支持,越是贫困地区,越是金融的盲区。通过金融扶贫,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改变了等、靠、要的落后观念,实现了“帮我扶贫”向“我要脱贫”观念的转变。
自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累计获得国家农发行授信220.1亿元,在全省市州中,除荆门由于己纳入全国重大水利建设项目被重点扶持而获批54亿元外,咸宁获批额度最大。
与此同时,全市各县市区扎实推进“扶贫贷”项目,建立健全了小额扶贫信贷风险共担机制,信贷风险中政府“担大头”承担70%,金融机构承担30%。
2016年,全市累计向金融机构注入风险担保金8800万元,累计为帮助贫困户实现融资3.2亿元。2017年全市风险补偿金规模将增至1.42亿元,计划发放小额扶贫贷款4.5亿元。
由于生存条件恶劣,在我市存在大量“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象。如何让这一部分人如期脱贫,我市以“交钥匙”为标准,通过统筹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美丽乡村等项目资金,强力推进扶贫搬迁。
“十三五”期间我市共锁定易地搬迁对象14537户43143人。2016年,全市建成110个集中安置点,4844 户15465名贫困对象搬迁入住。2017年计划搬迁8451户24297人,建设集中安置点135个。同时,在安置点选址上向集镇、工业园区、旅游景区靠近,汇聚搬迁对象发展要素,确保搬迁户“搬新家”与“换穷业”同步实现。
精准扶贫要突出精准,首先应找到导致贫困的“病根”。在一些地方老、弱、病、残是扶贫的主要对象。如何让这些劳动力不强、甚至生活都无法自理的贫困户脱贫,我市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政策叠加等方式,不断加快推进教育培训、医疗救助、民政兜底等“三个一批”脱贫计划。
实现教育培训全面覆盖。2016年,全市累计举办培训班160期,开设热门专业16个,累计培训贫困对象30000余人,投入的培训资金1.3亿元;截止今年5月,通过教育补贴方式,全市己资助贫困对象子弟48410人次,发放教育补贴资金4470.95万元。
多措并举落实医疗救助。一方面实施了贫困对象医疗精准救助“五大工程”,即白内障复明工程、严重精神障碍救治工程、结核病人康复工程、慢性病健康管理工程、特困病人医疗兜底工程。另一方面着力提高贫困户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同时,通过基金、商业保险等方式不断强化贫困户医疗救助保障,2017年,按照150元标准,由财政列支351万元为贫困户购买基本医疗保险,确保贫困对象参保率达到100%。同时,将由市、县两级财政共同出资,为贫困户购买商业医疗补充保险,确保贫困医疗自付费用控制在1万元以内。
民政兜底应保尽保。2016年,全市共明确农村低保80467户108305人、五保对象10383人,实现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全覆盖。各县(市、区) 对农村低保、五保全面提标,确保保障标准高于贫困线。
未来,我市还会进一步加强社会资源整合、扶贫舆论营造、扶贫资金整合、产业扶贫力度、创业就业扶贫、教育培训扶贫等方面的工作,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3个贫困县(通城、崇阳、通山县)全部“摘帽”、19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8.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