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城报道(通讯员 皮江星 葛七甫)和夏晓舒见面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左邻右舍见有人来釆访夏晓舒,都围了上来,纷纷说:“这个人值得宣传,技术好,服务态度也好,一个残疾人养活一家人不容易,还爱帮助别人!”
1989年,28岁的夏晓舒已有一双儿女,妻子刘红艳聪明贤惠,夫妻在通城县塘湖镇集镇开了一家家电维修店,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这一年,夏晓舒在去塘湖石灰厂的路上,旁边的一辆车子发生侧翻,刚好从他身上辗过,经县人民医院奋力抢救,才保住一条命,但双下肢截瘫,要跟轮椅做伴过一辈子。
那一次,光治疗夏晓舒的医疗费就花去了3万多元,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肇事车主勉强送来了1万元,妻子刘红艳用完了家里的积蓄,还借了3000元,才凑齐医疗费。
接下来的日子更难了,后续治疗由于没钱,妻子刘红艳就到塘湖镇附近寻医问药,为丈夫治病。在夏晓舒卧床的500多个日日夜夜,妻子刘红艳为其翻身、按摩、喂饭、洗澡,日复一日。几百贴中药,她一匙一匙的喂进丈夫嘴里,为丈夫的康复一点一点积蓄力量,两年来,光煎药的药罐就烧破了6只。
两年过去了,在妻子的精心照顾下,夏晓舒的身体一点一点地好起来。看着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女、一贫如洗的家,夏晓舒无数次抉择:是这样消沉下去,还是在轮椅上重操旧业?遭受重大打击的夏晓舒勇敢地选择了后者,一双脚废了,但一双手还在,他要在轮椅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1991 年,塘湖钟表、家用电器修理部在鞭炮声和人们期待的眼神中重新开业了。
当时,塘湖镇企业比较多,各种各样的大电机非常多,维修量特别大。为了生存,也为了店里的声誉,夏晓舒不顾残弱的身体,毫不犹豫地把活全部接了下来。他请两个人将电机抬放在修理架上,然后坐着轮椅一一修理。由于技术过硬、诚信经营,他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
后来,由于经济转型,修理电机的生意逐渐淡了,夏晓舒不得不转行,改行修表、雕刻印章、做招牌、修手机……凡在轮椅上能干的,他基本上都尝试过。
为了学习雕刻印章,夏晓舒先将字写好,拓印在模板上,然后一刀一刀、反反复复地雕刻,额头上大汗淋漓,一不小心,雕刻刀刺进了手指头,顿时血流如注。夏晓舒也曾埋怨命运的不公,一个好好的人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好好的生活全毁了,一切还得重新开始。
埋怨归埋怨,人还得活下去,生活还得继续。
2001年,手机在通城逐渐兴起,夏晓舒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
为了掌握手机的修理技巧,夏晓舒买来旧手机,反复拆装,弄清手机的构造。为了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他又买来书籍自学,不断钻研手机原理与维修技术。功夫不负苦心人。不到一年时间,夏晓舒就成了塘湖镇远近闻名的手机修理能手。
夏晓舒认为,手机作为一种便利的通讯工具,一定会得到普及。为抢占塘湖镇手机市场,他主动与通城联通公司联系,希望能为对方代办业务,可联通公司认为他是残疾人,不愿意和他合作。夏晓舒便转个弯子,从别的营业点买来手机号码,再转手卖出去。因为人缘好,他的销售量竞超过了正规营业点。
出色的业绩、良好的人缘,联通公司转变观念,把塘湖镇的营业点交给夏晓舒一人打理,中国联通塘湖营业厅正式挂牌成立了。
夏晓舒没有辜负这种信仼,与联通公司合作的17年时间里,年营业额一度突破80万元,连续几年在通城乡镇排名第一。
“塘湖较之其他乡镇,位置偏远、经济落后,一个残疾人能把业绩做到这个程度,真不简单!”通城联通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
如今,夏晓舒早已还清了债务,已有了属于自己的门店,两个孩子已大学毕业,并有了称心的工作。
夏晓舒日子好过了,却从来没有忘记像他当初一样贫苦的人,只要是残疾人修理电器,有的只收材料钱,有的分文不收。修桥铺路、捐资助教,他都慷慨解囊。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通过红十字会寄去了800元爱心款。这些年来,他累计捐款达16320元。
有人问:“你自已也不富裕,还捐什么款呢?”
“自已困难的时候,那么多人帮助了我,现在别人有困难了,我也要帮别人一把,算是回报吧!”夏晓舒说。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