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王庆明 罗世喜)“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只有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建工作实起来,干部群众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成强大的发展合力。
近年来,咸宁市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基调,探索出了一条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务实的作风抓党建的新路子,实现了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干部队伍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在如炽党旗的引领下,咸宁干群正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以绿色崛起、创新驱动为引领,向中国中部“绿心”、国际生态城市的目标跨越前进!
千尺高楼,起于垒土;浩渺沧海,积于滴水。
△市委办机关党支部和市地税局机关第一党支部联合开展2017第5期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坚定理想信念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咸宁市委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教育的创新力度,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武装。
△市政府机关党支部来到崇阳县天城镇茅井村开展2017第5期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从2015年11月开始,咸宁市在全市5405个党支部,13.7万名党员每月同步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出台了《关于健全完善“主题党日+”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逐步形成了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以来,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28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到24个基层党支部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形成了领导垂范、上行下效的“头雁效应”。
今年上半年,咸宁全市基层党支部组织开展了20929次支委会、21226次党员大会和41275次党小组会,公开议事573件,解决了一些基层党建工作“硬骨头”,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咸宁市3468名“失联”党员重新过上了组织生活。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阶段性成效,也引起各级领导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2016年9月28日,人民日报要闻第6版刊发文章,详细报道了我市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相关情况,文章认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切实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存在的问题,推动党组织生活常态化、党员受教育自觉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2016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专题报道《全面从严治党 管党治党 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用了两分多钟的时长介绍咸宁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做法和成效。
2017年3月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两会特刊对我市以支部主题党日为载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经验进行了报道。
2017年4月14日,央视《焦点访谈》聚焦文笔路社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咸宁经验”再一次在全国推广。
中组部调研组认为,咸宁市委书记带头、各级党组织书记主动挑起党建工作的责任担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市委书记丁小强说,支部主题党日牵牢了基层党建工作,成为咸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载体。下一步咸宁将在政治性、规范性、实效性上下功夫,让“支部主题党日”产生乘法效应,进一步成为每位党员的思想熔炉、心灵家园。
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绍良指出,咸宁作为支部主题党日发源地,要围绕增强基层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功能,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来深化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中组部副部长齐玉强调,支部主题党日发源咸宁、成型湖北、推广全国。要坚持“支部主题党日”,规范“三会一课”,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走向深入。
既要从理想信念上加强教育,也要以高尚的道德文化重塑文化自信。
咸宁市结合本地农村的具体特点,实施了“一五一十”工程,即“抓住一条主线”——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社区)一级做到“五有”——一个中心文化广场、一批文化中心户、一组文化墙(橱窗)、一个文体活动队、一个志愿者队伍;紧扣一个主题——“中国梦·我的梦”;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自“一五一十”工程实施以来,全市累计新建村组文化广场1200余个,新增面积30多万平方米,村组文化广场总数达到2800余个,总面积96万多平方米。该工程入选了中宣部2015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有效破解基层思想文化建设之难。
通山县大路乡吴田村村支书王非凡说,村里先后筹措和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300多万元,修缮了古民居,建起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还组建了腰鼓队、广场舞队等,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得红红火火的,打麻将的声消失了,村民无事生非的纠纷也少多了。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
咸宁市注重把思想上、精神上的帮扶放在第一位,通过实施以“扶志、扶智、扶资,帮助贫困地区建强党支部,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具体内容的“三扶一助两促进”活动,在全市建起901所农民学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脱贫先进典型、致富带头人等组成讲师团,宣讲惠民政策、分享脱贫心得、传授致富经验、讲好道德故事,使基层的脱贫信心和致富能力明确增强,乡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