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宁市紧紧围绕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林牧渔业生产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农业收入稳步增加。
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农村经济发生新变化,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16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12元,比2014年增加1921元,三年平均每年增加640元。
(一)绿色咸宁更实。
几年来,咸宁市紧紧围绕“绿色崛起”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效益农业,农业生产结构明显改善,供给侧改革取得一定成绩。
一是绿色农业发展实现新突破。2016年以来咸宁市积极申报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试验示范区”,经过省农业厅两轮评审,咸宁市以全省评审第一名的成绩上报到农业部等八部委,现阶段国家农业部正在对咸宁市的申报创建工作进行最终评审,这已标志咸宁绿色农业进入新阶段。
二是绿色环境保持较高水平。咸宁市境内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60天以上。先后获评全国最适宜人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一系列殊荣。咸宁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建立了18个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小区),5个国家湿地公园,8个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对247万亩国家和省级生态公益林严格保护,对4920株古树名木全部实现建档保护,每年投入防火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有效维护了生态安全。2016年咸宁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9.61%,较2015年增长0.29%。咸宁市有4个乡镇被命名为“湖北省森林城镇”,45个村被命名为“湖北省绿色示范乡村”,通山西坑村被命名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三是绿化面积持续增加。2016年共完成造林39.2万亩,造林完成总面积位列全省第三。
四是绿色资源潜力巨大。咸宁市还具有发展水电、风电、核电和抽水蓄能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高效清洁能源的巨大优势,适合发展生态旅游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二)经营主体更大。
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咸宁市农业发展的主力军,2016年咸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3477家,比上年增加985家;家庭农场367家,增加126家;专业大户14399户,增加1000多家。流转土地66万亩,辐射带动农户30万户。
(三)产业结构更优。
“三大百亿产业”持续发力,到2016年,咸宁市茶叶总面积达到43.1万亩,油茶总面积达到65.7万亩,楠竹面积近160万亩。在三大产业发展的同时,各地积极发展优质粮食和特色产品。
一是大力调整粮食种植结构。咸宁市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所下降,优质稻、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约有种植面积约有85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27%。
二是推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目前咸宁市稻田综合种养达到10万亩,比种植常规水稻每亩可增收2000元左右。嘉鱼县舒桥镇梅山果园经过几年发展形成了家畜(禽)-沼气-果树的生物链模式,已取得绿色食品证书,并获得“舒桥梅山”商标注册证。
三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如:嘉鱼县“两菜两瓜”(大白菜、包菜、南瓜、冬瓜)春播面积达到4万亩,通城县中药种植产业4.2万亩,特色小镇已初步形成。四是采摘农业、观光农业等休闲农业日益红火。目前咸宁市仅油菜观光面积就达到了10万亩,休闲农业经营户有1200多家。
(四)产业化程度更高。
2016年,咸宁市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千亿产业发展战略,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咸宁市国家、省级龙头企业达53家,其中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升格农业部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国家级龙头企业零突破。全年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785亿元,与农业总产值比率由上年2.4:1提升到2.5:1。
(五)生态产品更多。
咸宁市坚持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为抓手,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大“三品”培育力度。2016年咸宁市新认证“三品一标”品牌20个,连续十年实现新增“三品一标”品牌20个以上,总数达到441个;总面积149.58万亩;总产量89.74万吨;总产值43.02亿元。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精灵果1号猕猴桃获得第十七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现代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创意农业正开花结果。咸安“百公里油菜观光走廊”,赤壁“万亩茶园骑行”等节日活动带动了农业与旅游、消费利益联结。咸宁市培育休闲农业经营户1232家,拥有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0家。赤壁市以花亭茶溪旅游区项目为引领,通过建设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禅茶古镇系列景区,促进赤壁市茶旅产业融合。通山县以大畈枇杷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通过农业部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支持,大畈枇杷已打造成为枇杷种植、枇杷观光采摘、枇杷酒加工的全产业链。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人们对物资的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何进一步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品增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早日完成小康目标,应进一步加快要素融合、产业整合、城乡整合。
(一)扩大要素动能,突出新高度,实现“三素融合”。
一是抓生产要素。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营销的本地职业农民;借助科技力量,重点扶持农产品研发科技项目,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科技含量和亩产效益。
二是抓制度要素。大胆探索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以农户入股形式,与合作组织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等改革,加快补齐短板,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农民实际出发,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打好“组合拳”,让农民群众都能收获稳稳的幸福。
三是抓科技要素。积极推广安全健康优质品种和生态高效种养模式,促进农产品供给由“生产导向型”向“消费导向型”转变。积极建立适应国内小规模生产的质量验证体系和安全的保鲜技术;积极建立快速的农副产品物流体系,拓展中高端供给,增加有效供给,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二)围绕供给侧,培育新动能,促进“产业融合”。
不断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当前人民对生态、绿色和产品要求,是农村供给侧最大的改革。惟其如此,才能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和谐稳定。因此,一是秉持绿色发展,供给更多优质健康产品。着力推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产方式。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提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淘汰对环境有负面影响的产业与投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二是调顺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产业集群。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力求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和全链条升值。比如,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引导加工企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产业园区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三)找准关键点,适应新常态,注重“城乡融合”。
城镇一体化、互联网+以及智慧城市等新趋势、新技术,为城乡整合提供了新的平台,更有利于城市与乡村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一方面,以城兴乡。城市是产业、技术、资金的聚集地,也是农副产品的消费地。所以城市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在产业上,应围绕农村生产产品特点,加大农副产品的加工产业,促进农业产业规模的扩大;在技术上,应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做好服务,创新农业服务形式,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分析生产数据,实现农业生产“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在资金上,应围绕农业生产特点,做好农户、小规模和中规模生产提供全方位的金融和担保服务。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做好前瞻性的规划和定位,不断完善符合咸宁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规划及功能配套。另一方面,积极引入优质的农业科技园区,借助社会进行招商引资,通过市场化提升乡村经济产业竞争力,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力度。二是以乡促城。积极推进农业产品向绿色转型,回归农业生产本色,进一步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满足城市人民生活、健康的需求;积极扩大规模生产为城市加工产业提高所需的产品,形成乡城相互发展的格局;积极创建品牌,品牌是打通产品可追溯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实现农业招商引资的最好渠道。
来源:咸宁市统计局
(编辑 镇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