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特约评论员 郑福汉)今晚,新的一期《电视问政》即将登场。不少观众可能开始猜测:哪一个部门会被曝光?相关部门负责人肯定会感到“压力山大”:不知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与追问,现场等待自己来回答。
眼下,《电视问政》无疑是我市收视率最高、影响最大的时政类电视节目。这个节目为什么这么受关注?每个观众心中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
《电视问政》可以看到公众平常难得一见的画面。这些画面是摄制组以暗访、偷拍的形式拍下一些行政官员处理公务的真实画面。其中,不乏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的经典场景,折射出一些机关公务员的衙门作派。而现场既有市委市政府领导,也有群众代表,加上电视机前的观众,种种奇谈怪论、劣迹恶行通过屏幕被公之于大庭广众,被曝光者往往会感到无地自容。
《电视问政》中可以听到代表公众的义正辞严的质问:主持人现场提出的“麻辣”问题不是为了吸引场外观众而逞口舌之快,更多的是代表民众对台上官员进行“质询”。 这种“质询”,拷问的是一名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拷问的是涉事官员的综合素养、从政良知。
《电视问政》中可以感受到匡正官德、优化发展环境的勇气与决心。前三期《电视问政》以“三抓一优”为主题,围绕全市重大项目和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分别以《项目开工难在哪?》《主动作为缺在哪?》《责任担当差在哪?》为主题,抓住20个典型案例作为切入点,分别对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关责任主体进行剖析问政。这种建设性的舆论监督,对公共权力运行中的偏差行为、公共政策中的失当之处,进行了及时披露或尖锐批评,传递了公众的意见与呼声,维护了公众和企业的正当利益,让一些“老大难”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
《电视问政》的力量不仅仅在于拷问,更在于问责。据介绍,5月31日举办的第三期所曝光的问题,已有25名责任人被问责,已立案并分别给予党政纪处分9人(其中有2人同时受到了免职处理),诫勉谈话6人,书面检查5人,批评教育3人,工作约谈2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在这个信息传播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作为执政者,理应改变管治思维,打通民意传递的管道,扩大民意容量,自觉接受监督。《电视问政》就是具体探索实践这一理论的产物。
《电视问政》舆论监督的效果能得到实现,需要领导的开明与自觉,更需要要有一套刚性制度加以约束。事实上,《电视问政》不可能天天举办,《电视问政》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如何总结反思《电视问政》受人关注背后的深刻原因,如何在提升《电视问政》影响力的同时,让单纯依靠媒体主持人问政转向百姓广泛议政问政,让舆论监督、公众监督成为持续推动改善政治生态、发展环境的现实力量,这是《电视问政》热播后留给人们更大的追问。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