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青年吴中海:与蛇共伍的日日夜夜

一个捡过垃圾、开过小商店、养过鸭的残疾人;一个只有初中学历,打工屡被拒之门外,用真诚感动老板,最终学艺归来的残疾人,历尽千辛万苦建成了年纯收入近20万元的惠家蛇业园!他,就是通城人吴中海。

初次见到吴中海,是在他的厂房里,他正在给一条患皮肤病的大王蛇涂药,蛇吐着红红的信子,在他的手上缠来绕去,蛇头顺着脖子触及脸颊,一点也不惊慌,象摆弄玩具一样。

坎坷历程

还在襁褓时,由于父母粗心,吴中海左耳烧没了,左手也只剩下手臂。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初中刚读完,吴中海就跟人南下打工,3天跑了8家工厂,由于残疾,没有一家收留他。

天无绝人之路,吴中海养起了鸭子,慢慢地也有了一点点积蓄,2006年,他结婚了,妻子也是名小儿麻痹症患者。婚后生活一年,大儿子出生了,给家里带来生机,也给生活添了不少困难,养鸭子满足不了一家三囗开销,经人介绍去浙江一家工厂煮饭,工厂里的年轻人挑刺找茬,他忍气吞声还是受不了,不得不辞工回家。

勤奋学艺

在家的日子,吴中海心急如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则招工启示,湖南一家蛇业公司招养殖工。他不顾妻子反对出发了。   

到了湖南笫一天,吴中海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残疾人不收,吴中海第二天又去,笫三天,老板勉强的收留了他,为了能留在蛇厂工作,每天天刚亮,吴中海就起来打扫卫生;晚上,别人睡觉了,他还在烧锅炉。

蛇没有感情,尽管他十分小心,还是被一条眼镜蛇伤到了手,幸亏及时救治,伤囗烂了两个多月,肿了半年后好了。

艰难创业

就这样过了3年,逐步获得了老板信任,接触了养蛇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也就在这一年,小儿子出生了,本来困难的家庭更加捉襟见肘,孩子生病了得借钱,住房也没有,有时住娘家,有时住哥哥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打一辈子工,可能还是这个样子!吴中海陷入沉思。养蛇!吴中海想到了自已创业,马上又犹豫了,创业钱从何来?创业意味着风险,一旦失败,贫寒的家庭会更加雪上加霜。

干,穷怕了的吴中海决定搏一次,没有钱,就向亲戚朋友借,表哥借来1万元,大舅听说他在借钱,也送来2万元。东挪西借,还差5万元的缺口,他又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找到了通城县残联,残联黄理事长立即协调农商行贷款5万元支持他创业,省残联也向他拔了1万元创业资金。

2016年3月,在县残联、县农商行、亲朋戚友的帮助下,共计投资65万元,吴中海在自家山地上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的惠家蛇业园。 

6月8日,小蛇种进房了,也是最难熬的时候来了,他既当老板又当饲养员,半夜12点还要烧锅炉,温室养蛇讲究恒温,低了,蛇易感冒,高了易引起肺炎。照看蛇宝宝,比照料自已的孩子还要细心,要经常给它们量体温、测湿度、喂食、打扫卫生。

针对养蛇三难(打针、切食、调栏),吴中海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他从市场买来绞肉机稍微加工,一个人可完成20个人的工作量。调栏,他将传统的栏板1层改为3层,每层养20条,这样便于清理粪便,大小蛇也容易分离,发现异样分离出来调养,实在不行弃之掩埋,这样一来,他的蛇从不打针。   

功夫不负苦心人,蛇宝宝长势良好、发病少,2017年4月,第一批蛇出栏了,纯利超20万元。

回报社会

吴中海自己是名残疾人,他深深知道残疾人的痛苦,同村残疾人刘汉甫夫妇,无技术特长,穷得连住房也没有。吴中海将两人安置在蛇厂上班,两人月工资近4000元。

2017年5月,他又投资50万元扩大规模,厂房面积达500多平方米,安置了5名残疾人就业,预计到2018年,出栏量达到2万条,年利润100万元。(通讯员 葛七甫)

来源:云上通城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