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乡规划局:用脚丈量大地  用心守望民生

今年来,咸宁市城乡规划局深入开展贴近群众“面对面、听期盼”大走访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变“群众奔波”为“干部跑腿”,做到“责任分解到人头、走访深入到县市区、问题解决在乡村镇、措施贯穿到编审督”,真正架起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和“服务桥”。

第一,走基层。

一是责任覆盖。分片包干,构建责任体系,把走基层、听期盼、访民情分片到每个班子成员、每个机关科室和二级单位。

范围全覆盖要求党员干部“讲规划”,争当规划“宣讲员”、惠民“服务员”;要求规划服务延伸到项目、到社区、到乡村。我们到高新区、工业园区召开规划项目现场办公会,到咸安区召开市区建设规划恳谈会,到市辖区10个乡镇召开规划审批督办会,到南三县“幕阜山绿色产业带”贫困山区乡镇召开产业规划对接会,到社区、村庄召开规划服务座谈会,把规划要求带到基层,把群众呼声收集上来。

三是流程覆盖。我们把走访活动宣传全覆盖,把规划“编审督”流程全覆盖,做到市主城区覆盖到社区、到乡镇村。截至目前,已经走访了6个县(市、区)33个乡(镇、办事处)320多个村(组)80多个社区,召开各类专题会130多场,走访企业业主、服务对象2600多人次。

第二,破难题。

是针对“上学难”,规划在公租房片区、工业园区布局学校,引导学校资源向新区、工业区疏散,建立均衡教育设施体系。

二是针对“就医难”,编制完成《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在新区和乡(镇)、村(社区)引导布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设施。

三是针对“出行难”,编制《交通品质提升规划》《交通微循环改造专项规划》,构建窄街区、密路网的交通体系。

四是针对“停车难”, 编制停车场建设规划,在市城区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停车场,构建完整的停车体系。

五是针对老城区“康娱场地难”和“出行购物难”,制定《健康咸宁规划导则》,加快城市老街区小公园、小游园、小球场“三小”设施建设。

六是针对“规划审批难”,制定《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制度》《城乡规划许可绿色通道制度》,开通“绿色通道”,试行“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容缺审批”机制。

七是针对“农村脱贫致富难”,突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构建“一主多副”产业体系,明确乡镇村的产业特色,促进各乡镇村差异发展。

八是针对“乡村风貌管控难”,制定《咸宁市城乡个人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咸宁市村镇个人住宅建设规划设计导则》《鄂南民居建筑设计图集》;实行乡村建设规划、建设、国土三合一,把农民建房需求、边远乡村建房要求统筹结合、集中审批,让干部多跑路、农民少跑腿。截止目前,积极回应群众诉求,累计解决各类问题360多个。

第三,建机制。

一是强化职责。构建履职尽责“四梁八柱”管理机制,推行 “全员分类定岗定责管理机制”, 制定《干部职工全员履职尽责清单》。

二是强化监督。制定《规划编制和管理问责办法》《政务限时办结及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行政审批效能监察、群众投诉监督考核工作机制。

三是强化互动。建立《行政许可办理意见反馈制度》,收集服务对象评价意见;定期召开服务对象意见反馈会,听取企业、社区和城乡居民意见建议,及时制定整改落实措施。

四是强化公开。建立审批机关和人员公开、审批事项和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的“两公开一监督”机制。2017年1—6月,我们累积办理各类行政许可项目500多件,服务对象意见回复满意率达到100%。

来源:咸宁市城乡规划局

(编辑 金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