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北京军事博物馆观摩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这次展览有不少军事装备都是首次向公众展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悉数亮相。看着这些难得一见的军事装备。
作为一名汽车编辑,出于职业本能,看到任何“带轮儿”的都想往汽车上联想,这些飞机大炮也没能例外。其实就我们使用的民用车技术而言,不少都和军用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些技术。但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次展览上十分惹眼的“飞机大炮”。
“天上飞”系列
歼-10战斗机
歼-10战斗机算是这次展览上最吸引眼球的展品之一,它是中国中航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自主研制的单座单发第四代战斗机。它采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和鸭式气动布局,可超音速巡航、全天候作战。
歼-10战斗机
2004年1月歼-10进入部队服役,中国空军赋予其编号为歼-10,对外称J-10或F-10。在战斗机上,其实就有不少和我们民用车息息相关的技术,比如HUD抬头显示、涡轮发动机、甚至是机舱盖罩。
武直-10
武直-10是由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进行研发,并由哈尔滨飞机公司负责设计规划的中国新一代武装直升机。武直-10两侧武器短翼可挂载反坦克导弹以及空对空导弹,并配备一座旋转机炮塔。
在军博的馆内,还陈列着不少已经退役的中国空军战斗机。
歼-8E战斗机
歼-8E是歼-8的改进型战机。其外形基本与歼-8相同,主要改进在于用平面显示器替代了瞄准具,机身上增加了警告天线和应答装置。作为中国空军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主力战机之一,歼-8再退役后逐步被歼-10和歼-11取代。
轰-6 轰炸机
轰-6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研发工作,于1968年首飞成功,并在1969年装配部队。轰-6主要担任战术战略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是中国空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在轰-6的基础上研制的改进机型已有十余种,预计将服役至2020年左右。
轰-6 机头
轰-6 机尾
轰-6机长34.8米,机展接近33米,这样的体积在展馆内显得非常庞大。除了轰-6之外,大部分在展机型都是体形较小的老式飞机。
展馆内各年代机型交织在一起,可以说组成了一部中国空军建国以来的发展史。
“地上跑”系列
接下来我们聊聊地上跑的——军车。首先,军车并不仅仅指那些在战争来临时可以冲锋前线、杀敌保疆的特种车辆,而是指那些被列入军队装备体制的各种车辆。
中国的军车分类十分多样化,同一款车在不同的分类方式下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按“基本形式”分类的话,就有基型车(无改装)、变型车(加装特殊功能)和特种车(经专门研发、搭载特种装备)三大类。
上图这辆搭载东风-31核武器系统的导弹运输车在这个分类法下就属于特种车。此外,还可按照军事效能和通行能力分类:高机动性汽车、标准机动性汽车、军选民用汽车,可简单理解为按照车辆应对复杂地貌及恶劣气候条件的能力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