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无水冷却液并非“神油” 选择仍需谨慎

早在零几年,美国有一家名为EVANS的公司研发出了新型汽车冷却液——无水冷却液。区别于我们普遍使用的传统水基型冷却液,其内部成分不包含“水”,因此带来了一部分相比传统冷却液较为突出的优势。随即,国内汽车后市场上便陆续出现了“无水冷却液”的身影。但是作为一类新型的汽车消费产品,那么它到底有什么好处?能否取代传统冷却液,又是否值得使用呢?

到底什么是无水冷却液,又有哪些突出的优点?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众所周知其为工作当中的发动机提供散热的工作。其中,水作为主要成分,在冷却系统循环的过程当中带走发动机所产生的多余热量并在散热器上将热量散发掉。另外再有一些添加剂来实现更低的冰点、更高的沸点和抗腐蚀性,来保护处于各种工况和环境下的发动机。

但是水的低沸点、高凝点,有时也会为日常用车带来一定麻烦,例如高温“开锅”、冬天结冰损坏发动机,甚至水本身会对发动机水道造成一定的锈蚀,这是冷却液自始至终无法逃避的缺憾。

而无水冷却液的出现,正是为了消除传统水基冷却液的缺点,甚至直接将“水”剔出了新型冷却液的成分当中,取而代之的是名为“丙二醇”的成分,因为不包含水,无水冷却液也被称为汽车冷却油。

1.具有相比水更高的沸点(191°C),日常用车当中不会出现“开锅”(冷却液沸腾)现象。

2.更低的凝点(-40°C),低温天气不用担心冷却液结冰损坏发动机。

3.成分无水,发动机不会受到锈蚀。

4.热传递效率高,冷车启动时能使发动机均衡且更快的达到工作温度。

5.因性质的稳定,一次加入,无需再次维护(官方宣传,仍需考证,且很难实现)

以上五点是无水冷却液相比传统冷却液最为显著的优势,但是诸如官方宣传的终身免维护、降低油耗、动力性提升等理论上难以支撑,在大多数使用了无水冷却液的用户反馈中也均表示感受不大。

无水冷却液的缺点也同样明显:

无水冷却液相比传统几十元一桶的冷却液来说,最为突出的缺点就是其昂贵的售价,一般车型整换无水冷却液也需要上千元甚至几千元不等。另外,首次使用无水冷却液需要十分繁琐的换液过程,需要用水反复冲洗冷却系统,以将发动机内的冷却液全部排出,在此之后还需要使用风枪持续排空水道内残留的水份。对施工水平有更高要求,如果施工不当,也会造成无水冷却液达不到终身免维护的性能,散热性能也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虽然无水冷却液宣称终身使用,但是如果发生意外碰撞导致水箱漏液,或者水泵故障等等,都需要重新更换整套无水冷却液,本身免维护可以适当减少维护费用,如此一来,昂贵的冷却液费用又得不偿失。另外,如果发生轻微泄露,需要加水来临时充当冷却液的话,也直接终止了其终身免维护的效果,散热性能也会有所下降。

除此之外,虽然无水冷却液的主要元素“丙乙醇”具有良好的热传递效率,但其比热容较低。相比传统冷却液吸收同样多的热量,需要更多的冷却液,因此往往使用无水冷却液的发动机,会更容易达到高温,迫使冷却系统大循环提前开启,造成大循环的使用频次、时间增多,增加冷却系统负担。另外一点是,原厂车型都是根据传统冷却液的散热效果定制的散热策略,无水冷却液不同的散热性能会导致原厂散热策略混乱,增加散热系统负担。另外,在国外使用无水冷却液的用户都更倾向于同时更换更大流量的水泵,通过冷却液流量的增加来解决无水冷却液低比热容的缺点。

1.无水冷却液费用昂贵。

2.如果发生冷却液泄露、冷却系统故障则需要重新添加冷却液,终身免维护很难实现。

3.首次施工繁琐,且对施工水平有一定要求。

4.大循环频繁开启,增加了冷却系统的负担。

无水冷却液的出现,解决了传统冷却液的多种问题,论“革命”倒也不为过,但同时也带来了或多或少的新问题。因此,自2003年左右出现至今,未能取代传统冷却液,且使用的人也仅仅是少数。不过,目前此类无水冷却液在重型机械以及汽车赛事当中的应用还是经常能够看到的。

在笔者看来,无水冷却液的特性可以满足那些使用环境特殊,例如常年低温、大气压强低等的环境下,可以尝试使用,充分发挥其优势。但不要轻易相信销售人员对类似产品功效的过度吹嘘,应切合实际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水冷却液虽然不宜沸腾“开锅”,但一旦发动机温度异常千万不要再继续行驶,以免高温对发动机内部机件造成不可逆的损坏。添加无水冷却液后,尽量避免长时间开启水箱盖,防止其吸收空气中的水份降低性能。若发现冷却系统漏液,可以添加清水临时应急,但应及时对冷却液进行更换,因为此时其已无法实现终身免维护和良好的散热性能。(来源:搜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