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田龙兵老人希望这门手艺能传承下去
清晨,嘉鱼县高铁岭镇新庄村锦湖边一片树林里,不见人影,却传来“叮叮邦邦”的声音,循声而去,在一个简易棚子里,77岁的田龙兵老人正在为新做的船填缝。
田家三代都为陆水河两岸的渔民造船,田龙兵已造船61年,在年迈体衰之际,他希望能收徒传承手艺。
树林里搭棚当作坊 古稀老人坚守造船
田龙兵家住陆水河畔新庄村接里湖。28日,记者来到他造船的作坊——其实就是树林里搭的一个棚子,四周不见一人。
每天清晨,田龙兵独自提着装有刨子、塞缝凿、羊角锤的工具包,来这里开始劳作。今年6月的一场洪水,使得陆水河两岸多处湖泊受灾,许多地方被淹。此后,有村民请他去造船,由于年纪大了,怕干不过来,就只接了五家。当然,也有些船年久漏水,找他修修补补。
田爹爹说,他家三代都靠做船为生,爷爷将手艺传给了父亲和伯伯,父亲将手艺传给了他,他从16岁开始学造船,到现在已有61年,最多的一年他曾造过44艘船。以前他还带有徒弟,最多时有4个,但后来干这行的越来越少,如今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坚守了。
陆水河两岸有上千户村民渔民,嘉鱼的、赤壁的,陆水河、接里湖、锦湖、陆水湖等方圆百公里多处水域来来往往的木船几乎都出自他的手,甚至湖南岳阳的洞庭湖里,也漂着他造的各种型号的船。现在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只能造小船和补船了。
子女接他进城享福 他却屡次悄悄逃回
田龙兵手头上正在建造的,是一艘纯杉木的小船,长约8米,船身已完工,涂好了桐油。“关键在塑形平衡和防漏!”田龙兵对记者说,这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好木匠也很难做好船。因为木匠做家具是直线,而造船则要讲究弧线,要将这弧线做出来,不仅要力气,更要有技术。
田龙兵说,造船也好,修船也罢,不是在荒地里,就是在水边,夏天晒得身子直冒油,冬天冷到骨头都疼。以前造一条船只需几天便可完成,现在从6月到8月,才做了5条船。尽管如此,他仍乐此不疲。
对于他的这种爱好,家人非常反对。老伴李香珍76岁了,身体还很硬朗,四子两女都在外经商成功,也都在城里安了家。小儿子田华说,哥哥姐姐们都很心疼父亲,想将他接到城里住,可是父亲哪里坐得住,一天不到老屋摸摸造船的工具,他就心痒痒,好多次接进城没几天,就又悄悄“逃回”老屋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儿女们只好让母亲回来照顾父亲。
十年来做工不涨价 盼义务教徒传手艺
近十年来,田龙兵造船的工钱,都是每天50元。他说,家里确实不需要他挣钱,他是看着大家伙还需要他,再说这手艺不能丢。“小木船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耐用!”村民胡师傅说,有一段时间村里兴起了铁船,后来大家发现铁船有许多缺点,觉得还是田师傅造的木船好用。田老心善技术高,工钱还没有一名小工的一半多,有人劝他涨涨工钱,也被他拒绝了。
田龙兵说,他在有生之年还是会继续造船修船,直到自己实在干不动了为止,也期待有缘人来学习,“谁来当徒弟,我义务教!”可是,他收徒的口风传出去了好久,没有一个人登门。
高铁岭镇副镇长罗伟说,像这种坚守60多年如一日的民间老艺人,很值得人们尊敬。也希望能帮他完成收徒的心愿,这也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手艺的基本需要。(记者 周鹏 通讯员 龙钰 陈红菊)
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