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一优”燃旺项目建设火炬

云上咸宁报道(记者 王庆明 钟鹏 秦俊俊)今年1-7 月,我市新签约项目373 个,同比增长26.93%;协议投资额1571.98 亿元,同比增长124.33%,协议投资额居全省第6位。在8月份鄂港澳粤经贸合作洽谈活动期间,我市共有18个签约项目,协议投资总额达178亿元。一大批重大项目如康美健康产业、中合华浦智能汽车、天宝光电等纷纷落户咸宁。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咸宁项目建设为什么取得这样喜人成绩?

答案是:三抓一优!

今年以来,我市以“三抓一优”为统领,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坚持领导带头抓项目、突出重点抓项目、强化考评督项目、优化环境促项目,大力加快投资和项目建设步伐,不断优化环境。

领导带头抓项目

一方面,坚持领导挂帅。市 “四大家”领导领衔包保服务投资总额10 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和跨区域、跨行业的其它项目,将重大项目建设的主动权抓在手上,经常性过问督办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发挥了示范和表率作用。31名市级领导分别联系咸宁高新区、6个县(市、区) 以及14个市直单位项目。市级领导带头抓招商,每月必听招商工作汇报,必督招商工作进度,必看招商项目现场,迅速掀起了全市上下大招商、招大商的热潮。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各类会议专题讨论招商引资工作。市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220余批次,拜访企业700余家,参与来咸考察项目洽谈640余批次。

另一方面,坚持上下联动。实行一季一签约、一季一开工、一季一拉练、一季一排名、一季一通报,强力推动了投资和项目建设,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各地都建立了领导直接联系服务项目机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既 “挂帅”又“亲征”,身先士卒抓项目,率先垂范解难题。嘉鱼县建立责任领导“六包” (包开工、包建设、包进度、包安全、包建成、包质量) 制度;通城县建立“五联” (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联系重点企业、联系贫困村、联系城区社区、联系重点企业)机制,确保落地建设过程的手续跑办、要素保障等“零距离” “零缺位”,为项目业主解决了土地拆迁、优惠政策享受、水电路“卡脖子”等问题。

突出重点抓项目

一是大力推进省级领导督办项目建设。今年我市由省领导督办的项目有3 个,分别为:总投资10亿元的南玻导光板光电材料项目、总投资45 亿元的咸宁际华国际旅游项目、总投资20 亿元的宝塔光电项目。3 个项目今年计划总投资14亿元,目前均已开工,完成投资10.01 亿元,完成计划的71.5%。

二是大力推进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目前,全市省级重点项目8个,比上半年新增1个( 赤壁长江公路大桥项目) 。省重点项目总投资132.4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9 亿元,目前8个项目均已开工,完成投资21.25 亿元,占年度计划78.9%,投资进度居全省前列。

三是大力推进市级重点项目建设。 今年,市级重点项目98 个,其中,13 个10 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总投资417.4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5 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0.4 亿元,占年度计划66.8%。

强化考评督项目

一是实行排座与项目成绩挂钩机制。制定《咸宁市项目建设综合考评办法》 ,建立“五位一体”的项目督促考核机制,每季将督查结果进行全市排名和通报,在项目拉练大会上,按项目建设得分排定各县市区座次,排位前两位作典型发言,排位最后两位作表态发言。

二是实行项目奖励机制。出台《咸宁市记功奖励办法(试行)》,对争取国家、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或争取中央 ( 省) 预算内资金靠前、推进最快最优的县 (市、区) 或高新区及相关项目主要工作人员进行记功奖励,鼓励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担当作为。

三是加大考核权重。将“三抓一优”作为核心目标加大考核权重,把项目建设作为各地各单位绩效考核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考核的主要内容;将重点项目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考核体系,确保各层级各分类重点项目建设任务落实到相关单位的绩效目标中。

优化环境促项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建设,专门出台作风建设“新7 条”,定期开展以“三抓一优”为主题的电视问政,已举办的5 期电视问政集中曝光了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作风问题25 个,问责处理157 人。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对中央和省环保督查问题做到百分之百整改,省政府环保综合督查交办我市的25 个突出环境问题,已完成整改24 个。

稳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行政审批事项取消12 项,承接18 项。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确定市级38 个部门随机抽查事项197 项,市直相关部门全部建立“一单两库一表一细则”。

建设全国信用示范市,加强平安成宁建设;积极推进“五城同创”,建设文明城市等。这些优化环境的新措施,为投资和项目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编辑 金崇)